|
|
|
时间:2011-11-03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次 |
|
来源:(网络)藏书人都希望拥有藏书印,以便在自己所藏的书上钤印记。一是说明该书的归属,二是通过藏书印上的内容,教育自己的后代将藏书永宝之,不流散人间。故通过其印可以了解藏书者的人生经历、情趣、品质等,其在书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据史料看,藏书印始于唐代。唐太宗的“贞观”连珠印,唐玄宗的“开元”印,皆属藏书印之列。在当时,私人藏书家也开始运用藏书印,如李泌的“邺侯图书”刻章,钟绍京的“书印”,李泰的“龟益”等。到宋元后,随着艺术的发展,藏书印在士大夫中逐渐兴盛起来了。 从形制上看,其形状多样,主要有长方形、方形及不规则形。这主要是由其钤印的方式决定的,其不能影响书的正文。线装书的钤印,应钤在首页正文的下方,故一般说来,印的形状不宜太大。现行的铅印书,应钤印在内封或扉页上。若有多方的藏书印,也可在书内的空白处钤印,可视其位置而定,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不宜在书的封面上钤印。 从内容上看,最常见的是“某某藏书”、“某某藏书印”、“某某珍藏书籍之印”等。有表示纪年者,如赵之谦的印谱中有一方“ 节子辛酉以后所得书”印。有表示身份的,如清代李慈铭藏书印是“道光庚戌秀才,咸丰庚申明经,同治庚午举人,光绪庚辰进士。”从此印可看出,李慈铭从 1850年起,每隔十年都能向上爬一个阶梯,辛辛苦苦四十年,才从秀才晋升为进士,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有以诗词入印者,如明代的毛晋有一方藏书印,其内容是:“吾家业儒,辛勤置书,以遗子孙,其志何如。后人不读,将至于鬻,颓其家声,不如禽犊。苟归他室,当念斯言,取非其有,毋宁舍旎。” 从藏书者的品质来看,虽有惜书如命,但也不独占。许多藏书家得到书后,往往刊印,流传人间,为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即使得好书,只要不落入俗人之手,流失也不足惜。如许善斋藏书印说:“得之不易失之易,物无尽藏亦此理;但原得者如我辈,即非我有亦可喜。”在这里,藏书者仅仅把其看作暂时收藏而已,并非想把藏书带入坟墓。与此相反,我们也可从藏书印中看到一些人的丑恶嘴脸,如“文革”期间,康生把抄家得来的古籍据为己有,钤上自己的藏书印,其中有几方藏书印,如“大公无私”、“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责任编辑:admin)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