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金蝶堂,是晚清金石书法家赵之谦的斋号。
多年前学篆刻的时候,对一个故事印象很深。那发生在晚清齐名的两大金石书法家吴熙载和赵之谦之间。
吴熙载,字让之,扬州人,是包世臣的弟子,后来在书法篆刻上直接师法邓石如(完白),对其后的很多名家都有极其深厚的影响。吴昌硕说过:“让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于秦汉印玺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曼之气,气象骏迈,质而不滞。余尝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
赵之谦比吴熙载小30岁,绍兴人,按年纪来说,算是吴熙载的晚辈。
赵之谦年轻的时候,吴熙载是当时唯一的金石书法巨匠,当时钻研金石的赵之谦对这位长者非常景仰,曾经在拜读过吴的印谱之后感叹:“息心静气,乃得浑厚。近人能此者,惟扬州吴熙载一人而已。”
其后没多久,赵的朋友魏稼孙为赵编纂《二金蝶堂印谱》时,特意去扬州拜访吴熙载,想要请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为印谱做序。吴熙载在认真品读了赵之谦的作品之后,大为感动,不仅应允为序,而且并未如例行公事一般称赞几句了事,而是做了“刻印以老实为正,让头舒足为多事。以汉碑入汉印,完白山人开之,所以独有千古。先生所刻,已入完翁室,何得更赞一辞耶。”这样的中肯评价。并且亲自操刀,为赵之谦刻下了“赵之谦”与“二金蝶堂”两枚印章。
赵之谦在看到吴熙载的评价后,深觉自己的功力尚未到家,于是更加勤奋地致力于金石书法之道,努力开创格局,超越皖派,最终成为成就甚至超越了吴熙载的一代名家。
这个故事是很多年前就已经知道了的,当时只是当做一个普通的励志故事来看。去上海的时候,在上海博物馆惊喜地发现了“二金蝶堂”这枚印章的实物。
明清传世的名家印章,这些年在各大博物馆和各种展会上也见了不少。印文固然是绝赞,但作为载体的印石,通常并不见得如何美貌。就算是本来不错的材质,也多因年代久远,或残、或裂,或有变色等。然而这枚“二金蝶堂”,材质是没有任何瑕疵的上好白寿山也就算了,更神奇的是历经近200年,不仅毫发无损,甚至连把玩之后留下的包浆都几乎没有。
可以想见吴熙载当年,是怀着什么样的欣喜为这位充满才气的年轻人挑选印章,操刀治印。
也可以想见收到这份礼物的赵之谦,是如何珍惜地保存了它一生,甚至嘱托后人要一直好好珍藏下去。
两个人毕生没有见过面,但这枚印章却成为了那个年代齐名的两位大师神交的见证。
百余年后,依然令人神往。
吴熙载的治印风格端方严谨,流畅挺拔;而赵之谦轻灵温润,风致潇洒。
吴熙载平生治印万余方,一生勤勉不辍;而赵之谦40岁后由于眼疾不得不封刀,留下的作品仅有不到400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