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方向讲解中国山水画:点景与对景写生

时间:2020-06-03 14:46 来源:搜狐网 作者:方向 点击:

“点景”本身即是一个丰富的世界

导师/撰文:方向

(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艺术作为人们精神传达沟通的一种存在形式,培育它生存的土壤便是我们所处时代的生活体验。任何一种让人亲近的艺术形象都不是凭空而来。我们创作艺术的本意也是为了诠释我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因为画家秉性学养的不同,其对周围生活的观察和解读的角度一定会影响到创作的思路和方式的表达。对于我个人而言,我的山水点景人物大都源自我对生活的观察体会。

这幅作品表现的是节日圣城恒河边上众人沐浴的场景。其中最重要一环是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关系既要有互动,又要把动态处理得优美,就如同篆刻,字与字之间既有空间布局,笔画也要有所关联。

这幅作品取材于德里市场一角,其中人物的用笔用线干湿浓淡,粗细长短的这种笔墨关系运用自如。蔬菜水果的语言符号也生动的形象,和人物的长线条形成鲜明的节奏。画面整体饱满然而布白感觉却很通透。

印度的贫民窟,贫民窟里面没有供水,每天有一个时间政府用水车集体供水,贫民窟的人这个时候都提着桶出来接水,这个也是印度一个很有特色的景象,这也是绘画对于现实题材的反应。

点景人物在山水画的体系里虽然只是点缀衬托之用,但运用得好,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巨大作用。点景人物存在的场地大都是画面的聚焦点,点景人物不仅是画中人,也是作画者情感胸怀的强烈投射和寄托。点景人物处理得当,既能丰富山水结构的组成要素,又有助于表现山水意境中各种自然人文的关联。

这幅画是很能体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的,这是印度城市街边的老房子,老人和一个年轻人坐在阳台上晒太阳,屋顶上有很多猴子。这个外面电线上歇有很多的鸟。印度建筑,服饰很注重鲜艳色彩的装饰,因此这张画用了一些强烈的色彩来表现。

方向 山水画点景之一 33×16cm 古堡,大象,骑行的人们,看到这些,不知不觉沉浸到印度那悠远古老的历史长河中。而古老中又若隐若现地交织着现代的痕迹,这种复杂而厚重的情境一直是有意无意在笔下萦绕的思考。

画面笔墨语言的协调统一是绘画成败的关键,而统一中有变化更是画面丰富耐看的前提。和层层渲染的主体山水相比,点景人物在笔墨的表现运用上更需言简意赅为好。点景人物相对于庞杂的山水主体,用笔用墨概括简练的表达方式更能够强化协调这其中的主次关系,照应画面的主题。这不仅是为了强调画面节奏性的张弛有度,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如此小的体量上要一瞬间抓住读者的目光,就不得不在点景人物的表现力度上多下功夫。就比如傅抱石的山水创作上可谓洒脱奔放跌宕恣肆,然而当处理到点景人物或水口云脚这种点睛细节之时,就会笔锋陡转,用笔简洁利落笔笔精准到位,尽显中国画笔墨的精微之妙。

方向 山水画点景之五 33×16cm 印度街头的一个景象,混乱的人力车驶往不同的方向,捕捉了这种不同朝向的生动性,使画面布白有疏有密既连贯又有对比。这种画面的形式美感,正是凌乱中内在的秩序。

方向 山水画点景之六 33×16cm 印度街头一个水果店,外边大街上的神牛悠哉游哉地游荡,牛在印度是神圣的象征,这是印度的一个民俗文化特色。整幅画面布局上紧下松,牛的用笔也提炼的比较单纯。这和印度社会生活一面繁忙喧嚣拥挤,但一方面又悠闲自在这种对比有着一种天然的呼应。

点景人物在画面中的比重是比较小的,这就决定了不可能像人物画创作那样通过可视的面部表情传达人的喜怒哀乐种种具体的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然而,点景人物往往置身宏大的山水世界里,这种特定的背景环境势必和点景人物在绘画的内在结构里已然产生天然的呼应和依托。点景人物需要稍微夸张点的肢体语言给山水画意境的表达点明特定的氛围走向。尤其在表达中远景的时候,提炼概括的符号化的点景人物相对比较典型的肢体语言成为比较好用表现手法,而不太典型的一些较小的肢体动作却难以达成以上的效果。使观众感觉不出点景人物此时此地的一个生动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说,点景人物也有比较符号化的一面。

方向 苏州篇

点景人物,顾名思义,就是点到为止,不能画蛇添足。比如某个学生写生时,画的一个人在山谷之间的钢丝绳上行走。这个是可以衬托山的这种幽深博大的,但是他又在钢丝绳下的湖上添了一些游船和一些其他游览设施,原本一个人映衬出的山的博大与渺小的对比,如此一来,意境丧失殆尽。我曾经读过贺天健的一幅画,画了一个人在深山里用绳捆吊在悬崖峭壁的半空采药,这个采药人在画面里面占的比重很小一点,此时即使画外人也能深刻体会到山的幽深和采药情节的紧张感。然而,如果画了一大堆的人采药或者一大堆的游客在山下行走,那么,山的这种幽深空寂紧张的氛围也就荡然无存了。可见,恰当运用点景人物是何等关键!

方向 牧歌篇

方向 耕种篇

方向 农家篇

我们出门写生,周围不乏各种点景人物的素材。在村子里边经常看到乡亲们各种活动场景。河边捶衣,牛羊入圈,犁地插秧,荷锄晚归……把这些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素材积累起来,整理出来,这以后会在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总的来说,都是要用心观察留意的。

方向 澳门写生篇

大家对我的“点景”系列作品的关注,这可能不仅其作为点景的意义存在。更因为点景作品本身即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它可以独立成画,又相互呼应。这源自于我对于艺术之外,生活本身的思考或探索。

方向 抗疫篇

这些作品没有既定的步骤范式,对生活的很多感受、绘画语言的运用、整体关系的协调,在写生过程中,大都是随笔生发的结果,我本人也很醉心于这种“一气呵成”的状态,所以相对于其他绘画技巧讲解,难以分成前后的步骤进行或详尽概括的图解、分析。这一系列“点景”作品中,我也尽我的能力让这另类的艺术形式有一定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方向 西藏篇

这些作品都是源自生活中的体验。异域风情,四季变迁,农事桑麻,鸟啼鸡鸣……绘画中所有的细节和生机无一不是我心灵感官和大自然交融的结果。当代山水画比较侧重于语言形式的创新性和时代性,为了规避画谱中陈陈相因的流弊和流于样式的闭门造车,获取更多生动鲜活的语言符号,在写生中寻求创作的灵感,应是当下有识之士的共识吧。

方向 都市篇

对景写生

一种乐此不疲的创作方式

写生不能简单理解成一定要拿着笔纸奔赴现场对景描摹。我们对于生存的这个时空里的万般景象,生活中的诸多物事,饱游卧看,目识心记,都算是一个写生的过程。疫情期间我们久困家中,我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依然可以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变化,依然可以创作出跟外面世界有关联的艺术作品,反映我们当下的生活现况和事物的变更,这也是写生的一个方式。

方向 腾冲黑鱼河写生之三 37×45cm 2017 年

写生要点: 黑鱼河的尽头是一片低矮陡峭的山坡,坡上一丛杂树,下有一眼清泉,面对如此单一纯粹的对象,将杂树的欹斜多姿和溪流的活脱清亮着重刻画便是此画的重中之重。为了突出流水杂树,有意弱化了山石的轮廓,在流水与树石的用笔上也尽可能强调了粗细浓淡的对比。

方向 腾冲黑鱼河水电站 37×45cm 2017年

写生要点:建筑物作为主体,方正直硬,在韵律为上的中国画领域里是不容易体现的,因此,在处理类似长直的线条时刻意用没骨的手法缓解建筑物的直硬。而这种直硬恰与柔婉松灵的流水产生了一刚一柔的矛盾效果。方直的建筑与倾斜的山体穿插在一起,使画面极具冲击力的同时也起到了稳定支撑画面的作用。

写生,究其核心要义,不外乎就其生机写其“生”意。而对景写生是最直接满足这一愿望的方式。面对一个场景,观察的视角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普通的游客而言,它只能走马观花感受芬芳清凉,而对于写生的画家来说,在生理感官上的感应之后,他还需觉悟于心灵,凝结成表达的精神诉求。写生中视角的切入点很重要,同样一座山,有人看到了险峻,有人看到了幽深,有人感受到苍凉而有人感受到雄浑。不同的画家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阅历产生不同的思维理念,最后呈现出的作品面貌千差万别,而这个切入点肯定和作者的心灵向往相一致。

方向 甘南写生之一 38×45 纸本水墨

写生要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扎尕那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凝重又耀眼,当地居民屋舍依山而建,错落纷杂。面对此种局面当需严阵以待,使其丰富而整肃,不至于画到后来杂乱无章。

方向 腾冲热海写生之二 34×68cm 2017年

写生要点: 云气升腾变幻的形象是迫切动笔的最初的冲动,因此云气在此幅画面中占了绝大部分比重,简练松动的淡墨更能体现云气的特征,而将其四围山体点染墨块衬出大的走势,云气飞动的形象基本跃然纸上。好的绘画一定是各种矛盾的统一,画面底部长直静默的溪岸和变化无定的云气之间的对比冲突也是此画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生命力的体现也是写生意义所在。这种生命力,它表达了我们对事物的一种普遍的看法,在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里,万事万物都是生命的体现,一呼一吸的脉动都牵连着宇宙运行的轨迹。而我们的画作就是一个微缩的宇宙,画面中的点线面的组织和阴阳八卦道理一样,虚实相生,相互转化,没有绝对,相互处在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我们从中感觉到画面的气韵流动,贯穿了整个画面的生命力。

方向 武当山写生之十八 33×55cm 2019年

写生要点:武当山山势雄奇险峻,楼宇道观大都依山而建,侧面看去,一线赭色参差错落异常醒目,而在画面的经营上,三角形的主峰大势已定,左右上下的险峰、巨石、远山、围栏的迎让向背生动与否便是画面的关键所在。

中国画的精神内蕴,最终是通过笔墨来实现的。和要表达的意境趋于一致的笔墨形式是表现画面精神境界的重要前提。

具体到画面的组织上,比如经营构图的主次、开合、疏密、取舍、虚实、呼应等诸多内在关系,笔墨间的变化组织的诸多要素,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矛盾统一的过程。画面矛盾冲突能够激起波澜,使读者于画面的跌宕起伏中领略到艺术感染力。反之则如一潭死水,淡而无味。当然,任何一种矛盾的关系,由对立到统一,都需有分寸的把握。就比如用笔,也是如此,轻重快慢、干湿浓淡要恰到好处,而随心而生自然写就的点画能够体现作者精神世界的心神意会才是好的用笔。而且,统一中找变化,变化中有统一,虚实互生,强弱相济,画面会通透起来。

方向 腾冲黑鱼河写生之四 37×45cm 2017年

写生要点: 巨大的钟乳石形乖而醒目,如果着意刻画,势必因突兀而与画面格格不入。因此强化碎石的表现力,使其散落横亘在水流与巨石之间,顿时层次分明意趣盎然。

方向 热海下寨村写生之四 45×37cm 2017年

写生要点: 远山山势平整无奇,因此,在取舍之间只留得一个山头以作主宾揖让之势。而山前屋舍田陌却是参差错落回环弯转甚是精彩,是着意刻画的部分。

写生非常注重对于现场感的强调。敏锐的洞察能力能够充分捕捉到此时此刻此情此境的感受,而为了表现现场感,适当夸张手法的运用也能够把当时的感触体现更充分。写生切忌面面俱到,把对生活的感受尽可能充分地表达出来,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方向 黑鱼河上游小村落写生 34×68cm 2017年

写生要点: 画面采用平远的观察视角,以图表达春日里安静平和的田园风貌。在画面岔路口一左一右的小路都用留白表现的话,势必会使画面气息散乱,因此,将左面小路以墨色统一到周围环境里,如此一来画面严整分明气息通畅起来。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老甲:我的禀性我的画 下一篇:丹青何掳构华沦——石虎重彩人物画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