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四川遂宁的油画家张毅,以隐士的心怀跟随乡野风光的召唤。
每年的教学工作告一段落,他便收拾画具独自回到僻静的乡下,开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专注画画的生活。
他最喜欢朝阳、夕照的神采,夏天,暑气蒸着草木的清香,湿润的雾气朦朦胧胧地造成美丽的光影效果,这样的景色能让许多人回忆起童年的梦,一种与大地、过去和当下生活的紧密联系感,让敏锐的心灵,如诗如歌,如沐春风。
张毅将这种感觉,满满当当地装进每一幅作品。
他与飞速流动的时间,竞逐春天的光影;他对话绵延的丘陵原野,寻找与自然的强烈共鸣。他的作品难得地拥有一份特立独行、不从流俗的真诚,从和谐的色彩,沉静的画面中,我们得以分享到画家忙碌、充实、幸福的人生。
张毅性格随和淡泊,谈起绘画,语气中有藏不住的热情。采访尾声,千头万绪,他总结道:好好做人,好好画画,让作品替我言说吧。
张毅作品《朝阳映山红》
入选四川省七市联展纪念党生日一百周年
对 话
DIALOGUE
Q = 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
A = 张 毅
Q1:请您简要地介绍主要的艺术经历?
A:我第一次萌发画画的想法,是看到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毛主席的像,我一下就被震住了,下定决心画画。
早年生活艰苦,我几乎一路自学过来。之后在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我参加一些国内的培训班、四川美院的函授课程等。我从山西大同当兵回来后,就在区乡里教书。
张毅画的早年在区乡教书的住房和办公室
二十七、八岁时,我在身边人的鼓励与资助下,动身前往重庆社会大学艺术系进修。我先在工艺美术班学习,再进油画研修班,因为我心底还是想学画画。刚开始上课,我基础很差,但憋着一股劲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弥补差距,而且,想到爱人在家里带娃娃,学校领导对我的期待,我一点儿也不敢松懈,结业考试中,我的作品得了92分。在大学期间遇见的四川美术学院的雷洪教授与符光耿教授影响我很深,他们的品格与画技令我钦佩。
进修结束后不久,我被调往县里的太和中学教美术。三十五年来,太和中学培养出许多考上四川美院、清华美院、中央美院的学生,成为“四川省百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之一。
多年来,我的日常生活除了教学、带娃娃外,就是画画了,每年暑假我会办一个短期的基础培训班,剩下的假期时间都留在乡下画画。
Q2: 您的作品描绘了许多乡村生活的细节、风光(山间夕阳、田垄、土路……)注重挖掘平常惯见的风景之美。在您看来,乡村的风物与人情具有怎样的特点?您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描绘它?
A:我对乡村的感情来源童年。我是1958年生人,城市户口转到农村后便跟着外婆生活,一直到十岁,四川乡村的丘陵、水田风貌,农村生活的宁静质朴,当地人的善良,深深地在我心里扎根。
几十年来,每逢寒暑假,我便独自回乡下写生。坐在田埂边,画一条小路,一户人家,一弯小河,听乡村的广播,看袅袅升起的炊烟,真幸福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观察与描绘,非但没有磨灭我对家乡风景的热情,反倒与日俱增!家乡射洪县有大诗人陈子昂,有沱牌舍得酒,有美丽的风景,我可以为她作画一辈子!
有次办展,四川的同行看了我的画,说,你是中国的米勒!我说不敢当,但我确实要像法国画家米勒一样去画,他对自然的崇拜、生活的热情感染着我。山光水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田野里奔跑、写生我有着无限的激情,我拥抱所有美景,用自身独特的审美眼光去解读自然,在我眼里,家乡处处都有“画头”。我想从身边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提炼与表现出个人的艺术特色,不与他人攀比,不追求风尚。
Q3:您几十年如一日地描绘家乡,是否也有记录家乡变迁过程的想法?
A:对的,特别是最近我画室附近的枇杷沟在推土,准备修路通往花果山,乡村正在变化发展着,我画黄泥巴路,瓦房后面的楼房……我想要把它们记录下来。
张毅画室外正在推土修路,
远处依稀可见起重机与高楼的影子
Q4:您的作品里,除了村舍房屋外,还有与之和谐映照的自然乡村风光,有许多夕阳下的场景,给人以踏实、宁静的家的感觉,能否谈一谈您的创作过程?
A:这一次来乡下写生前,我准备了许多50×60厘米的画纸,发誓要画上七八十张春天,我要跟去年的自己比一比,是不是在进步。我喜欢清晨与傍晚画画,那个时间段没有白天的燥热,光线朦朦胧胧的,如果起了薄雾,那更美了!目前我已经画了大半,还有一部分没有画下来,接下来根据照片,继续画!
我这人喜欢挑战自己,丙烯油彩的覆盖性特别好,能呈现丰富的肌理质感。我画完之后往往还要再看、再修改,画了一层又一层。好多人说你别再画了,浪费材料了,我说一定要画,就想试试看能不能超越第一次的效果。
但现在我渐渐转向“以少胜多”的策略,不画太多遍,更多地转向分析、借鉴、思考。我还没达到“读万卷书”的境界,所以就得勤快些,平时“走万里路”,在乡里四处跑,把当下看见的风景感受直接地表达出来。我喜欢同村里的农民、工人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劳动与生活。
Q5:您能根据多年艺术创作的经验,总结出一些个人最核心的艺术创作主张或观点吗?
A:我有一个“坏毛病”,不爱跟着流行的大师走,一般人学画喜欢认认真真地临摹,踩着大师的肩膀进步,而我就不喜欢临摹。我在自己的画面上创作、否定、思考,去发现画面中许多偶然的现象,这些现象能引起灵感,进而无穷无尽地生发下去,一挥而就地出效果。
我的画法偏厚重,也有的“兼工带写”,有时看上去质朴、细腻,感觉像写实,实际上,不是照相似的写实,而是着重意象的写实。我跟随着心境、状态来创作,抓住瞬间的色彩与感觉,所以,有时笔触放松,会“狂”一点。追逐自然,有感而发的结果就是,我的创作素材、课题比较广,变数比较大,不会形成一系列的主题创作。
网络信息时代,我发现会画画、画得好的人太多了,高手在民间,你不能跟着每个人去临摹、模仿。照着别人的作品画,不是创作,是制作,跟着别人的步伐容易陷入没必要的框架里。我的创作主张就是随己心意,兴起而发,不要理会条条框框,重要的是那一瞬间,你要调动所有的精力、运用熟悉的技法去力求完美地表达一段思想、情绪!
Q6:您平时的创作状态是怎么样的?
A:创作的时候,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一点上,一边观察,一边调颜色,一边还得思考,一笔接着一笔,因画画讲究气韵生动,断了就连接不上了。所以,手机静音,任何人都不能来打扰,一旦中断了画画,我的“气韵”也断了,整颗心被刀割似的。
因过于全神贯注,有一次我忘了还在炉子上烧水的铁壶,等我画完了,铁壶烧焦的味道也传来了。有时候,爱人打电话过来,被“中断”了,我难受得大声说了几句重话,等画完回家,就赔礼道歉。当然,平时我们要多关心家人,不要自私,多用行动表达爱意,生活状态是否幸福,将影响创作状态的质量。
Q7:您既是画家,也是教师,教学生活是否也构成了创作的灵感来源?
A:学生能促进老师的进步,他们是新力量,当老师示范与讲解说到点子上,既是在教学生,又是在巩固自己的理解与知识。如果看见学生有了不错的进步,我会欣喜若狂,自己也手痒痒迫不及待地要拿笔画画。所以,有时候老师会向学生学习,学生会反过来激励老师把握时间,不能偷懒。
张毅最近创作,暮色中的养蜂人家
Q8:您认为一个艺术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来提升自己?
A:首先,通过与更多艺术平台的合作交流,了解当下的艺术动态与大师作品。其次,多阅读。
不过,我认为最重要的提升方式,是永远包含激情与热爱地创作,不停地思考与实践,以大自然为师,这不是虚话。写生就是为了吸收自然的语言,大地的语言,只是自己胡思乱想,是绝对不行的。
我现在有一种感觉,当作品中出现一个不好的构成,那么,光能给它生命。即使作画时没有直接地面对大自然,但我心中已经能分析与判断画面上的光要如何体现。这就是说,纯粹的自然,已深化为心中的第二自然,成为创作的指导、追逐的目标。
简 介
PROFILE
张毅,生于1958年。
太和中学美术教师,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善油画、水粉等创作。
水粉画《山野乡村》获县委“五个一工程”二等奖,入选中国第七届水彩画大展并巡回展出。
水粉画《卓克基镇》入选四川邮政贺年明信片发行。
水粉作品《池塘边》《前锋渠的春天》入选四川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第五届水彩画展。
《竹椅》曾获遂宁教委百人百幅画一等奖、遂宁福斯特杯一等奖,入选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迎春画展。
油画《春》入选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举办的迎春画展。
油画《洪城印象》入选四川美协和西华大学联办的学术展览。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