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08-05-30 18:02 来源:未知 作者:zgshw 点击:
次 |
|

香港在地理优势上对国际性机构的吸引力不言而喻,纽约麦克斯·朗画廊(MAX LANG)作为一个同时代理中西方当代艺术家的画廊参加了此次香港国际艺术展。在展览结束后,我们第一时间采访到了麦克斯朗画廊(MAX LANG)亚洲代表李晓昀女士,她对这次香港国际艺术展看法或许能代表众多参展的西方画廊的意见。
西方的顶级艺术品在这里难以找到买家
上海证券报:这次2008年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是由西方人来主导,因为他们看好亚洲市场,并希望将西方艺术品带入亚洲市场,你认为这次展览效果如何?它与美国的艺博会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李晓昀:作为第一届,拿它和美国成型的艺博会做比较,还为时尚早。其实,ART HK在规模上不如去年的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 但从我自己的感受和听到的消息看,ART HK的第一届做的还没有让人失望。据我的同行说,ART HK在服务、组织等方面要比北京的艺博会好很多。这可能与香港本身整个社会基础和整体素质有关。比如,对于外国展商而言,在参展的整个环节上,几乎没有语言障碍。但如果从销售上来看,它和美国艺博会最大的区别就是西方的顶级艺术品在这里难以找到买家。据我所知,全场卖出的西方名家作品就只有劳森伯格的一张小幅作品。我们画廊从销售上来讲,也非常让人失望。我们也总结了一些内部问题,如携带的展品对市场的针对性不够等,因为我们带来的大多是西方的名家作品。此外,亚洲人对西方艺术家的认知度不够也是不利于此次交易的重要因素。
上海证券报:欧美参展商带去的是当代大师的作品还是现代大师的作品?
李晓昀:都有。但亚洲人对西方艺术家的认知度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安迪?沃霍尔在亚洲的知名度高,所以我们展位的一件安迪?沃霍尔的汤罐作品(价值90万美元)仍旧吸引了很多人。但是,安迪?沃霍边上的巴斯奎特的作品却少有人问津,尽管这件作品可能是全场最贵的,售价高达700万美元。
上海证券报:观众和买家以什么人为主? 李晓昀:开幕当天,有很多中国买家和业内人士都去了,也有不少西方人。我们的买家大多还是在亚洲工作和生活的西方人。
(责任编辑:zgshw)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