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武,1959年9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系,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曾任北京画院常务副院长、执行院长。2017年3月辞去北京画院执行院长之职,现任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

在袁武看来中国画的人物从西方素描引进中国以来,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和演变。但是人物要有中国画的审美和表现,而当下中国画的人物为了“像”和“准”,完全照搬了西洋绘画的造型模式,将人物画成油画和照片的样式,不仅丧失了传统中国画精神和美学标准,更使中国画的人物成了甜俗、细腻的“仿真画”。

画家如果能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与自己的作品打通脉络,那么作品的风格就会有个人的语言,因为每个人的生活和对生活的理解是不同的。如:朱耷的鸟和石头,虚谷的梅花和松树,林风眠和鹭鸶和芦苇。一件作品不必太完美,没有毛病,就没有个性,完美往往就接近通俗,通俗不是错误,但却是没有艺术高度的。

作为当今中国现实主义绘画的大家,袁武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从事创作,因为一直是体制内的专业画家,所以基本都是为国展而画画,命题而作。在离开领导岗位之后,回归一个艺术家的本色。他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艺术应当尽可能放下意识与功能性的负累,回归到艺术家个人真实的自我表达。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