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08-11-06 13:28 来源:未知 作者:zgshw 点击:
次 |
|
受命 人品画品俱全才能“镇得住”
“中央美院院长历来是公认的美术界的第一把手。”——许江
“中央美院院长历来是公认的美术界的第一把手。”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央美90年校庆大会上公开“恭维”。
事实上,在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主任孙景波的回忆里,中央美院历任院长都是众望所归。1926年,教育部在蔡元培的推荐下,提出林风眠为校长人选。全体学员于1926年1月27日票选校长,林风眠当选,出任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
“文革”后正式出任院长的江丰是美术界头号大“右派”。当时就由美院上世纪60年代大学生张颂南、老附中生孙景波等几位动议,写大字报吁请江丰复出。大字报贴在老美院U字楼正厅的破墙面上,结果第二天,纸面上的空白处签满了老师的名字。美院赫赫有名之士,全在其中。
谈到自己当年被任命为院长,靳尚谊只淡淡地说:“这是国家任命的,我也无奈啊”。不过,在孙景波看来,靳尚谊出任院长并不意外。“文革”后,孙景波在中央美院读研究生时有专门的导师组:吴作人是组长,侯一民教创作,靳尚谊指导素描,林岗指导色彩,“他们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令人仰望,而这一组合在1978年是中国最强大的。”孙景波说。
1949年,靳尚谊和詹建俊同时考入国立北平艺专。吴作人、董希文等大师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靳尚谊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后来在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研修班学习时,靳尚谊又在油画造型、结构和空间等问题上得到了最大的收获。
此后,靳尚谊在1983年创作了《塔吉克新娘》等作品,古典主义的典雅、静穆、柔和与中国的传统审美取向相合,被视为开启了80年代中国油画的“新古典主义”大门。这种风格还影响到孙为民、艾轩等艺术家。孙景波说,中央美院院长并不是简单的管理头衔,而必须有相当学术分量,才能镇住这个学校,而当时靳尚谊是合适人选。
创造 顺应社会需求增加设计系
“麻雀屋里先孵一个孔雀蛋吧。”———设计系雏形初现时大家自嘲
10月18日,美院庆典大会还专门增设一个环节,为设计学院、建筑学院颁奖。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设计工作上,中央美院的这支设计团队拿下了80%的设计项目,设计学院院长王敏也是此次北京奥运会形象与景观的艺术总监。而央美的设计专业是靳尚谊一手创办的。“在单纯的造型艺术学院基础上增设学科项目,靳尚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孙景波说。
1987年接任院长时,靳尚谊面对的是一座有悠久历史的美术学院。林风眠当年就倾向于基础练习及自由创作。1946年,徐悲鸿接任北平艺专校长,改变之前由严智开留下的“东京色彩”,加入了在法国留学期间学到的西方写实主义造型技法。
靳尚谊对美院传统也是身体力行。陈丹青曾撰文回忆上靳尚谊的第一堂课:正当大家都等着靳先生讲点什么时,靳先生伸出右手掌,一句一句地说道:“你们看,手!皮下面是肉,肉里面是筋,筋里面是脉络,是骨头。你画这只手,就要画出皮、肉、筋、脉、骨!”
然而1979年,靳尚谊在德国美术学院里的见闻让他有了新的想法,“我发现对于美术院校来说,设计很重要。”靳尚谊指出,他任院长时,“纯艺术逐渐减弱,工业化的需求更为明显”。
当上院长后,靳尚谊就明确提出希望建立设计系,而孙景波立刻想到远在西班牙的建筑师张宝玮。张宝玮得知后,颇有感触:在国外我是锦上添花,但回来却可以雪中送炭。1993年,正式谈成后,张宝玮把他在西班牙海滩的别墅卖了,居留权也不要了,彻彻底底回国了。
孙景波回忆,设计系的雏形是学校在壁画系建立的“建筑与环境工作室”。“麻雀屋里先孵一个孔雀蛋吧。”当时大家自我解嘲的话如今应验了。
(责任编辑:zgshw)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