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清音 (国画) 刘广 作

昆仑冬韵 (国画) 刘广 作

编者按:近日,“山水清音——刘广中国画作品展”在河南省博物院举办,共展出委员刘广近年精心创作的118件作品,涵盖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
赏刘广的山水作品,很有些“春山如笑,秋山如妆”的美好而又悦目的感觉。笔者曾问刘广,为什么在你的山水画中采用很多黑、白、灰等构成的形式因素呢?刘广脱口说道:“在我眼里,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都是有机共融、和谐相处、自然而然含蕴着美的构成因素,我希望我的山水画有不同于他人的语言形式面貌。”刘广坦诚、朴实、简约的话语映出他在探索山水画的路径中个人的明确追求。
重视格法,用笔凝重,着色淡雅,墨色交融,画风朴实是刘广山水作品的主要特点。“重视格法”是说他尊重传统画法程式,作画有板有眼,从不乱画乱造;“用笔凝重”是说他用笔沉厚,不飘不浮;“着色淡雅,墨色交融”是说他在用墨的同时,寻求墨与色彩的和谐;“风格朴实”是对其作品的总体印象。刘广为人厚道、朴实,其画风的朴实与画法有关,更与他的气质个性即天性相表里。
对画家来说,天性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用得好,会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艺术,如果用不好,也会影响艺术前进的步伐。艺术上的老实守法和凝重朴实也是这样,要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准,既要坚持自己的个性,也要努力超越个性的局限,进一步达到“无法而法”“举重若轻”“胆敢独造”的更高境界。刘广以画笔谱写新时代的颂歌,作品意境深远、耐品味耐鉴赏,他所表现的主题是积极向上的,无论是讴歌自然、生命乐舞,还是游牧天地、古典情韵及当代精神,都寄寓了表达天人合一、和谐大同、向往美好的创作宗旨,其人性美的光辉淋漓尽畅,并与新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相呼应。
刘广坚持中国画的创新是广泛而丰富的,创作不能停留在笔墨精神层面,重要的是在自然、人生、艺术之间找到契合点。刘广作画善于营造整体氛围和意境,面对人物表情细节的忽略,则是画者对中国画本源精髓的神韵直取。画者以诗的底蕴托起画的精神,用心灵倾注笔端,展现人格魅力,寓现实于理想、寓理想于浪漫,“诗意的线韵构筑诗意的理想,诗意的画笔描绘诗意的美景”,如惠风和畅于箫歌、似霞光洒落于倩影,逸美源于织幻、一种高雅出自抽象、一种超然寄托真情。
刘广在中国画方面是比较全面的,山水、花鸟、工笔乃至人物等画种皆有建树,其水墨写意画的创作亦大获丰收,赏其写意作品,墨色隽永、清新婉约,极简极畅,然墨痕笔端的韵律流动收放自如,仿佛是画家有意为之的艺术语言和印象经典,亦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那样,画家骨子里的传统精神自然而然地走向纯美诗意,那种“梦幻叠彩、飘逸流云”的神畅令人心怡。
刘广的山水画“别开生面”。他以自己的视角和表现方法,抒写大山大水,体现出画家的笔墨情缘;在对自然的描摹上,却又有了更大的突破与转变,就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自然,表现自然,将笔墨情趣融汇在画面上,以中国人特有的情怀表现祖国的壮丽河山。
刘广不再沿袭古人的山水画,利用近实远虚的三远法,以气势胜,以精神胜,整幅画充满了“动荡之势”,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求真求美,创造出气韵生动、大气磅礴、瞬息万变的大山、大水气魄,使观者觉得画中的山水,如真水,真山,有流淌之感,有蓬勃之势,具有强烈的震撼力;除了将气势意境生动地写实之外,更画出了他的思想、他的心胸、他的感悟、他的理想。
刘广为人谦和诚恳、胸怀坦荡,艺术上执着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正值盛年的他有充沛的创作激情,常常执笔于画案物我两忘、身心俱游,假以时日定能一鹤冲天。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