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收藏 专访 上海 收藏,书法,绘画 黄金时代 草书诗卷
 
  主页 > 名家专访 >
 

吴冠中:画家有国界,作品无国界

时间:2009-01-17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15日,“我负丹青——捐赠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出的160件作品,均出自先生对海内外美术馆的捐赠。

  作为2009年上海美术馆首个大型展出,此次展览集中了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香港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以及上海美术馆,历年来所得先生的捐赠,动用了场馆内所有展厅,时间跨度更达一个月之久。上海美术馆整体布展以油画、水墨作品为线索,辅以大量手稿与影像资料,呈现了自上世纪50年代从艺至今先生各个时期的重要创作及生活的风貌。可以说这是先生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活动。


  抱病来沪、慷慨依旧


  14日,年近九十的先生,不顾自身偶染风寒,早晨9点离开北京医院,途中未作任何休整,下飞机就直奔来到上海美术馆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期间,不断有随行人员提醒老先生多喝水。在整个发布会过程中,老先生始终精神饱满,谈到动情之处,更是慷慨激昂。让人充分感受到他对艺术、人生的执着与感悟。他仿佛依旧是那个直言的斗士,并为因时光的逝去与病魔的缠斗,而有丝毫的动摇。


  人有国界、作品无界


  先生一落座,就以“画家有国界,作品无国界”回应了,新加坡《联合时报》记者关于网络热议“作品大量捐赠到海外美术机构”的问题。随即,艺术家表示自己的作品是给全世界人民欣赏的,不愿意作品被放置在某些美术馆的仓库里做“馆藏”。更强调了新加坡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收藏其作品的特殊含义。针对自己剩下不多的“女儿”(作品)老先生表示:房子、钱都可以分给子女,因为是遗产,而作品不是遗产,作品属于全世界。儿女们可以留一点作为纪念。但更多的还是要继续捐赠,


  自毁作品、为防“遗臭”


  业内对先生,盛名之后还时常毁画的行为曾有诸多报道与评论。在此次发布会上,老先生再次重申:作品不好就要毁掉,要不就会遗臭万年。并举例近代著名画家潘天寿先生曾经有购回自己不满意作品的行为。同时,谈到自己早年,在荣宝斋因客人赶时间而匆匆作画。随后,发现作品不妥想要赎回,却已经被标上了高价的无力挽回的憾事。


  我负丹青、文从鲁迅


  “我负丹青”是此次画展的名称,同时也是先生自传的书名。对这个名字老先生表示:作为一个风景画家,觉得自己没有画好。同时,对绘画艺术本身的局限性,表示了遗憾。就对社会的进步而言,、等等众多画家,可能抵不上一个鲁迅的功能,少一个鲁迅中国的脊梁骨会软很多,少一个画家不会。随后,老先生直言:不该学习丹青,该学鲁迅。特别到晚年更觉得绘画技术并不重要,艺术的内涵才是最重要。而“诗”则是最高的艺术境界。


  最后,先生对记者关心的“假画官司”、“笔墨为零”等热点话题做了进一步阐述。期间,更有上海美术制片厂工作人员将历时数年研究先生画风而制作的动画片,赠送给了艺术家本人。据悉,在15日的开幕仪式上,先生还将获得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张晓刚:为什么我一直对过去纠缠不清 下一篇:刘守安:以如履薄冰态度对待书法启蒙
   
  特别推荐
李双阳:我的兰亭奖作品创作秘笈
刘洪彪:四个字弄懂草书真谛!
中国当代书法家郭玉江:痴迷书法,深耕不辍
梅墨生:不要被一些现在所谓的名家带入了歧途
陈传席:西方绘画重造型,中国绘画重文化
高冠华:师迹不如师意,师意莫若窥其神韵,探其
陈十田:中国书画重精神,主要在笔墨
王猛仁先生的诗书艺术
浅论画家诗人周逢俊的诗
李秀峰:浓墨淡笔蕴乡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