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收藏 专访 上海 收藏,书法,绘画 黄金时代 草书诗卷
 
  主页 > 名家专访 >
 

刘守安:以如履薄冰态度对待书法启蒙

时间:2009-01-17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刘守安作品


  在当代浮躁的消费文化氛围中,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让孩子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向传统仰望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自觉的选择。很多中小学校开展诵读古典、学习书法等校本课程。而且,在各个方面的大力推广下,这些活动都开始取得较好效果,比如书法的教育,有人说,现在甚至可以看到近代以来中断的书法教育传统正得以恢复。这是最乐观的态度。但显然,书法教育仍然是比较粗疏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教材的问题、书法教师的任职资格问题等等。因为很少有人会把书法教育仅仅看作是一种艺术的教育,它其实有着更广的内涵,在它身上折射着我们对待民族文化的态度……所以,现在的关键,不是去强调书法教育的价值,而是从各个细微的层面去研究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书法,学习传统文化。


  刘守安专访


  “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这话说得很对。但是对儿童来说,这样的入门介绍会让他们顿生敬畏之心。学习书法的起步阶段,首要的是破除儿童对书法持有的神秘感,培养儿童对于书法的亲切感。有了亲切感,儿童才能学下去,才能有兴趣学。


  书法的启蒙教育应该深入浅出。学帖之前,要先讲解帖的来源、背景,像《九成宫》、《兰亭序》都要讲清它们的出处来历。再比如说拓片,小孩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是黑底白字呢?就要跟他们解释拓片是怎么制作的;很多字帖里的字连不成话,就要告诉他们这些选字只是碑帖的局部,在帖文中不是前后相连的。


  同样的道理,选帖要选易学的、常见的、小孩自己也喜欢的帖,这样既可以培养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夯实基础。起步阶段可以先练习楷书或者隶书,这两种字体的笔画变化小,容易学;它们着重锻炼学习者对于字体结构的把握,字体结构把握好了,硬笔字就会写得好看,也为其他字体的练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选定了帖,就要照着帖练,并且要写像。古人的碑帖与现行的印刷体是两个系统,二者对于“好字”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有些碑帖中的字在今天看来可能不美,但是习书者必须照着帖中的样子练。为什么呢?就是要通过这种模仿改变习书者脑子里固有的审美标准。儿童可能会有他自己的书写习惯,他觉得这个字就应该这么写才好看,而照着字帖练习就是要改变旧有的错误写法。作品的笔法、字法、章法,都要写像,不能擅自更改——点划的处理、结构的安排、文章的布局缺了一样,写出来就不会像。写像了,对孩子也是一种鼓舞,可以增强学习的信心。练习的起步阶段不求量,只求质,可以先练几个字、十几个字,但是要练好。练好少数的字以后,其他的字即使没练过,也可能写得像了。


  学习书法可以使儿童学会凝神静气,有助于培养儿童观察分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视觉准确度,但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该往书法家的路上走。要以通达的眼光看待书法的学习,区别对待学习书法和写好字,要因材施教。一般的孩子学写字达到两个标准就行了,一是写对字,二是把字写得规整好看,在这个基础上行有余力,再把书法当作一种艺术来学习。


  而目前中小学校中普及性的书法学习,我认为其目的首先应该是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书法曾在我国的文化传承中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有悠久的传统,也留下了许多墨迹,比如古代刻石、简牍帛书等,这些都可以当作学问来学习和研究。学习书法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学会欣赏书法,了解书法美在哪里及其价值所在,不一定人人都要会写,这就像人人都可以欣赏电影,但不必人人都要会演电影。上书法课不该是单单学写字。


  儿童要想深入学习书法,需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对书法感兴趣,二是要有修习书法的天分。满足了这两个条件,书法学习的效果才会好。我提倡“快乐书法”,反对强迫式的书法学习。另外,儿童练习书法不要过于看重比赛拿奖,现在很多所谓的大奖价值不大,盲目追求这类荣誉,不利于长远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吴冠中:画家有国界,作品无国界 下一篇:吴冠中:下辈子想当鲁迅 怒谈假画风波组图
   
  特别推荐
李双阳:我的兰亭奖作品创作秘笈
刘洪彪:四个字弄懂草书真谛!
中国当代书法家郭玉江:痴迷书法,深耕不辍
梅墨生:不要被一些现在所谓的名家带入了歧途
陈传席:西方绘画重造型,中国绘画重文化
高冠华:师迹不如师意,师意莫若窥其神韵,探其
陈十田:中国书画重精神,主要在笔墨
王猛仁先生的诗书艺术
浅论画家诗人周逢俊的诗
李秀峰:浓墨淡笔蕴乡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