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易
黄专
↑公共艺术作品在小众与公众间寻求平衡
文/记者林清清 当代艺术对于我们很多人还是一个闻之害怕玄而又玄的名词。现在,又冒出个“公共艺术”来。不过这次,“公共艺术”倡导者黄专说,“公共艺术”就是要让当代艺术延伸至所有公民的活动中! 尽管,在中国还没有专门的“公共艺术家”,而现在的“公共艺术”作品都是由国内一流的当代艺术家在做“奉献”,尽管对于“公共艺术”,黄专说这就像一场婚姻,不经过若干时间无法验证对错,但是,他们要“玩”下去! 在居民区里安插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对于很多普通人,还是一个闻之害怕玄而又玄的名词。现在,又冒出个“公共艺术”来。不过这次,艺术家们说,要让当代艺术进入人们生活,成为影响城市气质的一分子。一个雕塑好不好看,要放在公共空间,让每个公民都有权批评———公共艺术就是要将原本显得相当小众的当代艺术推向公众。 这么说还是有点虚,那么我们换个说法。 一架被改造过的美国EP-3侦察机,被露天停在华侨城这样的居民区里,它的作者是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当代华人艺术家”,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四大金刚”之一的黄永砯;路边的水池里,立着钢塑的旗杆,以及堆满着能看见从新鲜到腐烂过程的苹果;在三个不同的地铁站里,放置着王广义、张晓刚、方力钧三位国内当红艺术家的作品;或者是在一个城市里若干地方,伫立起统一规格的大型方块雕塑……简而言之,这些就是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就是这样,希望将当代艺术渗透在城市生活中。”项目策展人黄专说,“也许一开始,你会对无端伫立在身边的大型方块雕塑感到疑惑不解,看起来没有任何单独的美感,不过就是一个大柱子。但艺术家每年在城市中放置一个,若干年后在空中俯瞰,城市中就会形成一种人为形成的纵横线状图。” 当然,如果你想系统了解体验“公共艺术”这个新名词,可以到深圳华侨城,去看看这个安插在居民区中的“OCAT与公共艺术”主题展,亲身体会当代艺术进入城市生活,会是一幅什么样子。 当代公共艺术,就像一场恋爱赌博! OCAT公共艺术展的入口处,有一张一面墙的白纸,上面写着几个问题,让观众随便写上自己的想法。问题包括:“什么是最好的公共艺术?”“什么是最坏的公共艺术?”等等。事实上,谁都知道,这几个问题是不会有标准答案的。至少记者在对策展者黄专同样抛出这几个问题的时候,他的回答证实了这一点。 “一个当代公共艺术项目的好与坏,你无法立即评断。公众应该有对公共空间发表批评的权利和习惯,但事实上它的好坏甄别,不是当下就能从所有人的众口纷纭中决定的。这就像一场婚姻,一场男女的赌博。当下你不知道这是好是坏,只有相处下去,你才会知道。就像高迪的建筑对于巴塞罗那的影响,公共艺术也需要过上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人们才会体会到它对一个城市气质的影响。” “事实上,目前在中国还没有专门的‘公共艺术家’,因为这不是一个可以赚钱的项目。目前的公共艺术作品都是由一流的当代艺术家在做‘奉献’”。尽管他们的作品,拍卖价格动辄几十万美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