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晓韵
他是一位造诣深厚的书法家,他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书法理论家,同时他还是一位雅兴勃发的诗词作者。
他的书法,张海称赞其“清新典丽、雅正清刚”;他的书论,素以“逻辑严密,知识广博”见称;他雅好诗词,数十年吟咏不辍而成的《佩韦斋吟草》,读来令人兴味馥郁。
他是西中文,字奎章,号华北,别署玉衡居士,佩韦斋主。1945年生于信阳固始,幼年喜好书法,小小年纪就临遍了家藏的柳公权、米南宫、王羲之,以善书而闻名乡里。
1968年,从中山大学毕业的他,在“文化大革命”的硝烟弥漫中,躲进小楼成一统,一心临习书法,钻研书法理论。仅赵孟頫《汲黯传》,一临就是十年。
动乱结束,书法在新时空中萌发生机之时,西中文越发投身其中而不能自拔:书法创作日新月异,理论研究成果斐然。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重大展览,书法论文多次入选全国书学研讨会,获中国兰亭理论奖,专著《书法传统与现代论纲》、《书海蠡测》等在书法界广受赞誉。
虽然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美术评论家、全国第六届书学论文讨论会评委、全国第5届楹联书法展评委等,但读他的书看他的成就,却很少看到他走出他的著述、走出他的书法世界疲于跟俗世的人与事周旋。
年事愈高的他,越发沉醉于书艺,沉醉于书论的探究,沉醉于词章的吟咏。
读他的字,读他的书论,读他的诗作,就像远离了当下这个喧哗和躁动的世界,你可以静心欣赏他的空灵,远远地瞻仰他的博大,暗暗赞叹他的超逸。
不用刻意去结识他,仅仅是读他的字,读他的书论,读他的诗作,就可以知道你所接触的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一个纯粹的书写者,一个纯粹的诗人、歌者。
像他这样恬静的读书人、书写者、诗人、歌者从来不多。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现如今就更为稀缺。
或许正是这种“稀缺”的品格成就了他的书法造诣:清新典丽、雅正清刚,兼容碑帖,以帖为主,《圣教序》为根,参以米芾、赵松雪、文征明,终成风流蕴藉、春风儒雅之大器。求清新,求雅正,求典丽,求古秀,西先生的字真是写得顺笔顺心,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尤其难能可贵的还在于,西先生的字于古秀、清新、典丽、雅正中透着一股自然的峭拔,那是一种默默不语的高华气派,也是一种不动声色的谦逊豁达,就像他大半辈子的著述一样不火不躁、中庸明哲,使喜欢静坐读书的人看了格外舒服、养眼。
笔者有幸在西先生的书房,看老人在书案上静静地写字,那种闲淡的情致,绝非人人所有。“书者如人,书不同风,亦如人不同面,故以我手写我心,乃书艺之至高境界也。作书者人人皆求之规法,而优劣互异,何哉?予曰:非书有异,人心有异也。故书之境界,实人之境界也。”信哉,西先生斯言!
西先生《论书绝句》第100首有诗言志:“爱闻墨海溢芳馨,瑶草珠玑满画屏,他好中年忍俱废,鼠须茧纸写黄庭。”并自叙:“偶得暇日,晨起焚香,望拥书城,砚池飞花,墨香四溢,古贤碑帖漫挂屏壁间,啜茗赏玩,以指画襟,心领神会,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其喜洋洋者已。”先生之情致由此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