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实力派书法家张广明:澄怀观道 翰墨叙情

时间:2010-07-20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新华网


张广明,字宽吾,号佐风亭长,又名矛木,独立艺术家。1966年出生与"会师圣地"、"文明状元县"的甘肃会宁。1991年毕业与河南大学中文系,兼修书法专业.曾为白银市书协秘书长、艺术顾问、黄河石林书画院理事、开来艺校校长。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研究员、北京市琉璃厂荣宝斋、藏珍斋特邀艺术家。广明先生擅长楷书、隶书和行草书,其作品深受大众好评,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90年代至今,曾参加国展、省、市展三十多次,获奖数次,白银市电视台以"精神家园"为题,具体报道其人其书。出版有《澄怀观道、张广明书法》书法集、《艺术杂谈和人生感悟》文集。

    广明先生从事书艺近三十年,孜孜以求,寒暑不断。就如他在其作品集略历所述:"关于书法,幼时无故乐之,及长有意好之,四十岁时好而又乐。面对传统,常以心会为生,又朝会夕变·······"他的楷书,由柳到颜再继之以欧,清纯爽利,筋骨神韵足备,爽爽有一股英气,他的楷书融合了柳骨的俊秀,颜筋的雄浑和欧体的飘逸,集中体现了和谐、宁静、姿媚、圆润、飘洒的优美特征。张先生扎实的楷书基础,为他以后的隶书和行草奠定了深厚的基本功。追本溯源是艺术家追求高格的不二法门。楷书主方圆以技为技,行笔缓而匀,墨色统一;隶书(又称八分)主扁平,由技入道,行笔疾涩结合,墨色由浓入枯,变化多端。变化是艺术生生不息的动力,数十年来,他为追求结体造形的横向取势,遍临《曹全》,《礼器》《封龙山造像》,《张迁》,《乙瑛》及《石门颂》等汉隶名碑,为了追求书法视觉的冲击力和震撼心灵的点线质感,对宽博厚拙的《张迁碑》和纵横舒展的《石门颂》用功尤勤。他在艺术杂谈中说:"古人曰,书乃神采为上,形质次之。我放胆颠倒次序:书乃形质为本,神采附之,形质者点线形式共构可视之象,神采者具以驭道,自然溢出,天机盎然,即存古法又不失独造,只可心会不可言传也。试想形质疲弱,神采再妙,譬如将死之人之回光返照,纵使警觉,岂可久长?
盗贼之披袈裟,岂有威重?再若顽石,或有光彩,怎比美玉之可润?土质贫瘠,草木焉能丰茂?刻意神采,而忽略形质,舍本而逐末也。现代大部分书法家,千篇一律,线质疲弱,如沸水之面条,索然无味,或勾挑直刷,似小丑之舞街,鬼态百生。究其原因,皆''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之误。若形质上乘,再附神采,岂不大妙"。先生之言,哲理深藏,不言而喻。



    行草书是书法家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也是抒情的最佳形式。王之《兰亭序》,颜之《祭侄稿》和苏之《寒食帖》并列为艺林神品,由此可见一斑。广明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淌洋流恋于传统的楷、隶、行草、章草、汉简砖铭及写经之中,把最真实的情感、纯高的灵魂和追贤的幽思通过笔墨尽情的喷洒在洁白的宣纸上,以"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使人骤见惊艳,徐而视之,其意态愈无穷尽"的方式,把自己的情感抒发在行草书之中。艺术从来都是光明正大的私事,是特立独行的尽情尽性行为。然而,要在艺术的道路上真正实现特立独行,光靠临摹古人之作远远是不够的,艺术需要创新,创新才是艺术登峰造极的原动力,只有创新的艺术品才有生命力和艺术价值,才能实现艺术的特立独行。王、颜、苏面目各异,山谷,米颠、觉斯、青藤·······神态有别,都是创新之功。"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岂不更确切的说明了这一点?

    张先生为了营造特立独行、极具个性的艺术形式,把传统的帖学用笔和宽博浑朴的碑版书结合起来,实现沈增植所谓"古今杂形,异体同势"的艺术语言,作为自己艺术创新的基本格调。他为了追求艺术的丰富性,在碑帖结合的基础上,把汉简的率真、章草的劲健和经帛书的自然巧妙地杂揉到一起,化繁为简,化断为连,化有迹于无迹,化华丽为质朴,化静穆于雄浑,化萧疏于冷逸

    纵观先生的行草书,造型的左摇右摆,行气的疏密结合,墨法的润枯相间,正侧大小的相迎相属,以断为连的想承相依,尽在大开大合、跌宕起伏的韵律中、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使观者心旌摇动,回味无穷。


    书法艺术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的精粹,是辉煌历史的见证,是文明古国的使者,是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独特的瑰宝,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信、自豪、自强的精神支柱!广明先生的作品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然而他正当状年,是艺术创作的最佳时期,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推介人才,推出精品,唯愿他多出精品力作,艺术之树常青。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西中文:一个纯粹的书者 下一篇:孟庆龙:大师虽去,艺韵流芳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