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美术向导》: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艺术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在我看来,“城市风情画”似乎要急切地表达中国画家眼中的中国都市,这里面既要冲破原有体裁和观念上的陈旧,又要以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国笔触去表达,那怎样理解你说的文化传统?
江源:顺应时代需求并不意味着放弃传统精神,回归自己的文化体系才能远离当下混乱的表达,重返自我的文化脉络。而“风情”一词则是具有强烈的中国色彩的民间情怀的传统概念:反映老百姓的东西,反映社会生活具体的东西,以人为本,这是现实社会中最具生命力的东西。而中国文化自身的能量和生命力是无需讨论的,这种自信伴随着国家的强大和发展应该得到认可。我们只是需要去实践,在画纸上生动地呈现。面对传统需要继承,但也需要创新。关于继承与创新,从理论上阐述中国写意画的基本方法今天就不多说了,以后有机会再谈。不过,有些人是掉在里面出不来,觉得老祖宗说的话一点不能改、不能变,那不行。
《美术向导》:我的理解是传统文化在整个“城市风情画”这个概念里更多的去作为传统技法去表达。
江源:我们想做的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创新,更是一种理念。表象是创新一个东西,本质是在深入了解中国画的原理,以中国画为通道去了解文化的本质。只有对中国画所代表的文化有深层次的理解,才能在概念的创新上找到源头和发展的方向。很多人说五四以后中国抛弃了自己的文化,但文化真的是那么容易被抛弃的吗?我看未必。中国现实的发展是个很好的证明。另外,我们文化目前所面临的处境也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确是多元并存的格局。各个国家都在这种全球一体化中凸显自己的文化本为的价值,中国更不例外。但仅仅凭借历史遗产是无法参与竞争的,就中国画的发展而言,创新必不可少。而中国文化的创新精神一直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这种相关性只有植入生活的土壤才可能生根发芽,“城市风情画”想做的就是这样一种与现实的接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