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师法自然创新路——海洋画创作之思考

时间:2010-09-18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东方书画网)

     徐生华先生艺术简历:徐生华196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198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海洋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被誉为海洋画家。
      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有:1999年《龙脉》“跨世纪暨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山水画大展”;2000年《瑶塞民居》获“新世纪全国书画精品大展”优秀奖;2000年《苍山夕照》获“亚亨杯全国书画精品大展”优秀奖;2001年《曙光初照》“新时代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01年《铁壁苍山》 “200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01年《海风从松林吹过》获“二十一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优秀奖;2002年《沿海松涛》“第十六次新人新作展”;2003年《海风从松林吹过》“海潮杯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04年《大海扬波》“宣城文房四宝文化节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2005年《海鸥奏鸣曲》入选“全国第二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2006年《浪尖谷底自从容》入选天津文联“中国画名家100人”提名展;2007年《雪山雄鹰》参加全国中国画名家纪念红军胜利70周年作名展。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韩国首尔现代美术馆、台湾台北市国立国父纪念馆、徐州市李可染艺术馆及国内多家画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出版有《徐生华海洋画集》四部。
     自古以来在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围绕着“师古人”,还是“师自然,师造化”、而无休止的讨论。任何一位大师、巨匠,技法的出现,画派的形成。都离不开地域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填补着前人末曾涉足的领域,促成各种表现方法不断丰富,这是“师自然、师造化”的必然结果。人们在“师自然、师造化”中不断发现,不断创新。如果画家的创新没有离开中国画最本质的东西而被后人承认,被历史接受了,那么现在的“创新”就会成为将来的传统。
      我们翻开中国几千年沉甸甸的历史画卷,很难找到描绘海洋山水的作品,可鉴赏的东西也是风毛麟角。古人创造了许多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各种皴法和技法,却无法用来表现浩瀚无垠、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的大海。西方油画早在十八世纪前就有描绘大海的画家及作品的出现,而在中国历史上描绘海洋的除了部分文学作品和诗作外,几乎见不到与之相关的绘画作品,即使有偶而之作所表现水法也是千古一面的江、河、湖、潭单一的传统线描。可以说中国画表现海洋题材,在中国美术史上是一个空白。这对于今天的海洋画创作,几乎无从寻找到可借鉴的东西,这既是坏事也是好事,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会有无穷尽的创作空间。使得中国山水画表现领域拓宽,大海丰富而奇异多变的景物会是画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和宝库。
     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通过生活逐步完善以中国画表现海洋的画家。一部分具有独特表现手法和语言的成功作品展示在人们面前,受到专家学者和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好评。这无疑是在中国美术史上画海的艺术开端。鉴于此2006年6月在北京画院召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海洋绘画学术研讨会,发表了十余篇论文,集中了全国一批有成就和有一定影响的中国画海洋画家。国家海洋局、中国美协、北京画院、中国海洋报等单位十分重视,美术界廖静文、冯法祀、孙克、李小可、李松涛、傅家宝等专家学者到会并激兴发言,各大相关媒体争相报道。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海洋画研究院”,并挂靠在国家海洋局下辖的中国海洋报社。中国海洋画研究院在著名海洋画家李海涛院长领导下开展工作,研究院是国内唯一从事中国画表现海洋的学术创作群体。海洋画研究院的成立,是海洋画画家们探索、创新、交流、展示的平台。它对今后中国画表现海洋题材发展所做的贡献是不可限量。
       “法无定法”,“无法便是法”是前人对艺术创作的准确认识,是对“创新”者的鼓励和理论支持。“法无定法”,不是不要方法,不要法则;只是不能以一家之法代替百家之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及“搜尽奇峰打草稿”,又为我们总结了创新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只有在生活中用各自独有的体验和感受去创造与之相适应的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征的艺术语言,发现前人未曾表现的美,走前人未有走过的路。
       学习古人、洋人、今人可从中吸取有用的营养,促进创造。而脱离生活,脱离实际,一味抄袭,只能是营养失衡,艺术家的创造应是源于生活,是创造性的劳动。
       艺术无国界,但艺术家有国界,我们当代海洋画家都应有一份爱国情怀,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特别重视海洋,把海洋列为国土面积。我国海洋国土为300万平方公里,大小岛屿6000多座。所以一定要有海防意识,历史上不乏因海防意识淡薄而受凌辱的先例。画家要用画笔去创作一幅幅壮丽的海景图卷,以此,来唤起民众去热爱大海,热爱祖国。
目前在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世界各国对于海洋科学深索开发利用,为人类造福,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环境、生态的保护,也为人们所关注。在宇宙太阳系中这棵蔚蓝而美丽的星球上,“水”是万物生命之源。可以说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我认为,海洋山水画创作应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建立适合海洋客观现实景物的审美观,它一定要突破传统的审美观,无论是在构图、笔墨、色彩、形式,以及与海洋相关的新技法,新皴法,都应该是海洋的感觉。时代负于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是要做勇敢的探索者,不为眼前的名利所诱惑,要经常去大海边写生体验,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格和语言。海洋山水画创作,需要在无路处走出自己的路,需要我们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共同努力。不同地域的海都有着不同的地形地貌、植被及沿海的风土人情。大海不论是惊涛骇浪,还是明镜如洗,不论是春、夏、秋、冬还是日出日落,博击风浪的海鸥、急行的船支、闪烁的灯塔、辛勤劳作的渔夫等等。……太多太多的物象需要表现,太多的艺术语言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创造。它不是几个人,几种风格和语言能够完成的。它有着无限广阔的空间领域。别开生面、另辟蹊径,用我们智慧的大脑,劳动的双手,来开创中国画表现海洋的新空间,新气派!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展现中华艺术之精神与品味——画家钟跃英 下一篇:温总理会见饶宗颐 敬其学艺双馨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