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画出蜀山嘉陵魂—读向中林的山水画

时间:2010-10-10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东方书画网)

  向中林先生艺术简介:向中林1948年生,四川广元人。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天津市美协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他自幼生长在剑门雄关的怀抱,秀丽湍急的嘉陵江畔,深受秦汉遗风的陶冶。六十年代潜心探索山水画,遍游名山大川,挥毫不辍。七十年代始进入军旅艺术生涯,任美术创作员。笔墨深受李可染、陆严少、孙克纲诸家影响,融汇贯通自成一派,其画意纯真,章法突兀,具有沉雄奇崛,苍劲古拙,重彩轻染,清新俊逸之特点。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山水画家,被誉为《蜀山嘉陵画派》。九十年代起多次在新加坡、日本、台湾、香港、成都、天津等地举办个展,并为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十二个国家艺术机构和名人所收藏。 

    出版有《向中林水墨画》、《向中林山水画》、《向中林作品集》等画集,天津电视台以《向中林的巴蜀山水艺术》和《画家向中林》为题录制专题节目并播出。
     一说到蜀,人们立刻会想到三国时代的蜀国,其实更久远的蜀国比之要早上千百年,相传古蜀国最早的首领名蚕丛。李白《蜀道难》中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然而,一讲到蜀,人们都会联想到蜀中山水,正像白居易《长恨歌》唱的:“蜀江水碧蜀山清,圣主朝朝暮暮情。”如今,或可这样改易一下:“蜀江水碧蜀山清,画家朝朝暮暮情。”在天津,有一位钟情醉心蜀山蜀水的画家,几十年来初衷不改,矢志不渝地描画蜀中山水,真可谓千回百转志不改,画出蜀山嘉陵魂。
    他就是被人誉为首创“蜀山嘉陵派”的山水画家向中林。
向中林出生的四川昭化北有秦岭,南有嘉陵,东有巴山,西有剑门,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塞。那雄浑的大山,那奔腾的江水,那喷薄的日出,那如镜的皓月,这一切一切融进他的血液中,以至于十数年的军旅生活,几十年的北方城市生活,都没能抹去这段记忆,都未能转移走蜀山蜀水情结,于是他的画笔始终在这里挥洒,更在这里探索。

   向中林是在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他敬仰先贤吴道子和李思训,这两位唐朝被列为“神品”的画家最早画巴山蜀水。《唐朝名画录》记载唐玄宗命李思训、吴道子绘嘉陵江山水于大同殿。李思训着色山水金碧辉煌,画工精细,数月方成;而吴道子挥笔如暴风骤雨,嘉陵山水纵横三百里,一日而成。两人风格浑然不同,向中林皆取其妙。七十年代起,他南学陆俨少、北学孙克纲,师法自然,潜心创作,在这条艺术之路探寻到了自己独特的表述方式。四川的山峦高大伟岸,裸露的山石千百年来形成岁月的沧桑,尤其日出日落,夏绿冬雪给山水形成的变化,正是山水的神魂所在。向中林,一改传统石青石绿的山色主调,大胆地将紫红、藤黄等艳丽的颜色铺排在山色中,立刻显现了太阳带给画面的生机。那红紫那鹅黄让人读到太阳带给大自然的色彩,读到大山四季,读到晨曦和斜阳。

    向中林画中的山必有水,水上必有云雾的缭绕。山,亘古不变的恒定;云,瞬息万变的灵动;水,奔腾不息的涌动,形成一个激荡人心、动人心魄的画面。还有一种点睛之笔,那就是桅船。在深邃的峡谷中,在宽阔的江面上,向中林那桅杆竖立的小船,寥寥几笔似画龙之点睛,使整个画面生动起来,更使画面的空间扩展开来。
   向中林的山水画,场面宏大,厚重灵动,光和色的运用达到了一种艺术高度。画多为暖色调,其布局严谨,章法有序,峰峦重叠,草木华滋,远山近水,苍柔相济,表现出大自然的质感,达到了一种心到手到的境界,被艺术界称之为“蜀山嘉陵派”,一是因为他只画家乡的四川山水,二是他画活了四川山水。特别是他独特的峰峦纹路的画法,他独特的用色,可以这样说,古来无有这样的画法,当今也没有如此的画法,相信,将来如果有这样画的,一定是模仿向中林。
    出蜀山嘉陵魂,首先是画家的蜀山嘉陵的故乡情结,同时也显现了画家的功力。作为一位军旅画家,戎装在身时不忘丹青,退伍后依然翰墨寄身孜孜探索。他先后十次在香港、台湾举办个展,其作品广被海内外收藏。这些都在证明这一点,那就是:向中林魂牵梦绕蜀山蜀水,他笔下的蜀山蜀水一定动人心旌、夺人精魄。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庸庐呓语----董卫国书法艺术 下一篇:维系传统 忠于创新——著名书法家张维忠其人其艺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