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佛门进出悲喜交加画家史国良还俗

时间:2010-10-18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北京青年报》

1995年遁入空门的画家,今年9月“还俗”。后履行系列手续,进入文化部下属的国家画院任专业画家。本周,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1956年出生于北京。1978年,“文革”后第一次招考硕士专业研究生,他报考了中央美院,并被录取。曾师从、、等人。1980年从美院毕业后,执教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1989年,移居北美,后于1995年在美国西来寺披剃出家。现为中国画坛人物写实画派的代表人物。

  记者:您何时有“还俗”的想法?
:已经很久了。调到国家画院,这是个契机。作为文化部的直属单位,它有其行政要求。
         记者:记得您曾言“安做画僧”?
   :画僧,是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一页。我出家时,就想要把这一脉传承下来。但是,我还是太理想化了。传统的画僧,多画山水、花鸟,修身养性,或画菩萨,供信众朝拜。我不属于这二者。身在佛门里,我虽然努力用绘画诠释佛法,但画的多为宗教和人的关系,着力点依然是人性的美,这被佛门中人认为烟火气太重。譬如,一位女信众给孩子喂奶,一个小喇嘛在嘬手指头,我就会画《幸福的回忆》,诠释他对母亲怀抱的留恋。这种写实的画法,在艺术上是为人接受的,在其他方面会引起争议。  
        记者:您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
    :出家后,在美术界看来,我是出家人;在宗教界人士看来,我是画家,一个会画母亲、甚至会画裸体的画家。这样的身份,有些尴尬。后来我想,出家、在家只是一种形式。我对真、善、美的信仰,未曾改变。
      记者:言及“形式”,您如何看待“放下”?
    :1995年出家时,有人问我,你放得下吗?我说能放得下。再问,你连陪你度过美国最艰难时光的妻儿都放得下,你能爱众生吗?我说,那我放不下。再问,你放不下,还做和尚?……我这个人比较麻烦,这辈子都在一种中间状态里。
     记者:您的“中间状态”,是对您的成就,还是对您的局限?这是否与在乎他人的看法有关?
    :艺术,一定是自由的、多情的、感性的。这些因素,对人也一定是“双刃剑”。在乎他人的看法,是人性的一部分。只是多少的问题。
     记者:您还俗,佛教中人怎么说?
    :他们表示理解。佛门进出,也是常态。,也曾有过这段经历。出家时,我不太重视前辈有过这种经历。
     记者:引您入佛门的星云大师知道么?
    :他还不知道。我相信他会理解。他说,佛法就是活法,活法就是佛法。
     记者:害怕非议么?
    :有心理准备,但我还是脆弱的。别人不解,我可以接受。但只要别人表现出丝毫的歧视、偏见,我可能会选择沉默。
     记者:现在如何看待自己最初出家的选择?
    :我不后悔。对我自己,这是很重要的生命体验,也深刻影响我的艺术创作。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经历前者,复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的心大不一样了。为什么说出国后的人更爱国?可能也是这个道理。
      记者:您与佛门的一段缘,丰富了您自己的生命体验,也深刻影响了另两个人的生命轨迹——您的妻子和儿子。
     :我妻子等了我15年;儿子的整个青春期,我几近缺位。我后面人生道路上,最要弥补的,就是他们。
      记者:您和妻子会履行手续,恢复夫妻关系么?
     :会。
      记者:和妻子团聚的这一刻,什么感觉?
     :悲欣交集。
      记者:您现在道谢时依然惯于使用“阿弥陀佛”,如今回望佛门,作何感想?
     :也是悲欣交集。感激、愧疚……都有,说不清楚。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徐悲鸿的印度故事 下一篇:铁肩担道义 妙笔绘华章——记著名军旅画家王界山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