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采访著名军旅画家王界山,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情。落座宽敞明亮的画室,王界山热情地为我倒上一杯热茶,“尝一尝,这是咱山东老家的茶。”顿时满屋飘荡起一股山野的清香。同为沂蒙儿女,品着芬芳乡茶,伴着浓郁乡情,画家讲述了他从事部队美术创作的感想与体会。
情系山水君子心 王界山出生于古九州之一的青州,在深山里长大。大山赋予了他宽厚的情怀,陶冶了他真、善、美的心灵,赠给他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的富有恰似肥沃的土壤,滋润着艺术之花成长、盛放。至今他每年都要往山里跑,他的作品多是表现山野景、乡村趣、农家情,散发着浓郁的农耕文明的生活气息。大山也教给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他说自己不信生而知之,信困而知之。当年去八达岭写生,他蹬着自行车从回龙观逆势而上,骑行一百多里。 李苦禅先生在北海办讲习班,他每周六骑自行车前往,中午是吞冷馒头,喝自来水,愣是从进班时的倒数第几名提升到了结业时的顺排前十几名。 说到大自然,王界山引用了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来表达他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在他心目中远方的风景永远是令其心驰神往的。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节假日身背着画具,无怨无悔地走在写生的路上。或许在他的生命中需要一生去远走他乡且风雨兼程。他从16岁就告别了家乡——山东青州,只身来到北京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幸运的是刚参军不久,因为部队的需要而干起了与美术有关的工作,这也使他梦寐以求的理想得以实现。因梦而触及生活,从1979年入伍之初,他就骑着自行车先在北京城里的许多景点写生,后去郊外的八达岭、十渡、门头沟等地,节假日全部用于作画,几乎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夜梦里也时常出现白天所看到的景象,魂牵梦绕在山水之间,以艺术作为心中的一盏明灯,映照在他人生前行的路途中,祖国的大江南北和许多国外的山山水水,都印刻着他跋涉的足迹。尽管经常以汗水洗面,但写生的过程却带给他莫大的精神享受与满足。 对古人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主张,王界山心领神会。他目及八方,读不完的风景,描不尽的画卷,美在写生的路上。他觉得地域不同而其风土人情也尽显迥异的华彩,江南水乡的朦胧内敛和北方旷野的沉雄豪放,都使他在对比中发现了美的共性和个性。他下乡写生见到的是农村的朴素之美,住宿于农家,晨起时鸡鸣狗叫和鸟唱谷应是最悦耳的音乐,而房东大娘大伯微笑的脸上虽然布满了皱纹,但却是满面慈祥。有时候中午为了节约时间他不回去吃饭,房东大娘就会将开水和煮熟的热鸡蛋送到他身旁,甚至亲手剥去鸡蛋皮将热乎乎的鸡蛋递到他的手上。遇到枣红时节,还会打一捧红枣塞到他的兜里。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时常想起童年时的爷爷奶奶,都让他感动不已。还有那些农家的孩子,围绕在他的身边看他的画画,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一张张单纯的笑脸在他的眼前映现,他会自然而然地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对外面的世界充满遐想……走出大山是当年的梦想,走进大山是今日的理想,当他看到村庄里的袅袅饮烟,在暮色苍茫的远处升起,心中格外感叹这人间烟火历经世世代代延绵不绝地升腾着……这时的他总是感慨万千,充满了“铁肩担道义,妙笔绘华章”的创作冲动。
勇于铁肩担道义
军旅画家王界山自始至终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他没有回避也不可能回避现实火热的生活,在人民需要自己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冲锋陷阵,用自己的热血和画笔描绘着火热的现实生活。一九九八年抗洪,他毫不犹豫地奔赴抗洪第一线,与士兵们一起生活战斗在大堤上,一次次用自己的身体挡住那肆虐的洪水,用青春与热血捍卫了大堤,保护了人民的生活财产不受损害。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又是在第一时间率领7名部队文艺工作者赶往地震灾区,一边现场采访体验生活,一边抗震救灾,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在那段终生难忘的日子里,他与战友们一次深入地震最严重的灾区,帮助装卸和空投方便面和矿泉水等救灾物资,每一次装卸和空投都累得他浑身是汗,但他顾不休息,继续接着再装再飞再投,为的就是让受灾群众早日喝到救命水,吃到救命饭。他作为一个军旅画家,人民的子弟兵,首先想到是自己是一名军人,然后才是一个画家,军旅画家就应该不仅仅是创作出好的作品,更要做出好的榜样,在人民需要自己的时候奋不顾身挺身而出。他要求自己的绘画艺术创作,不能是风花雪月,不能孤芳自赏,而要有一种精神倾向性,要做到人民美术为人民,军旅画家画军人,为人民服务,为军人服务,这是他从事绘画艺术创作的宗旨。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积极入世的态度,才决定了他的绘画创作始终坚持现实主义道路,坚持为部队服务,体现现代部队战士的风采。在这条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他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艺术成就,作品《金秋无闲人》、《天地之间》曾入选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术展览,多次参加全军、全国性美术展览并获奖。并曾获第三届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全军文化艺术工作先进个人。2007、2008连续两年被评选为当代全国30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山水画家。 部队文艺工作强调创新军事文化。身为空军文艺创作带头人的王界山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与时俱进,自觉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既强调笔和墨,又重视现实生活,艺术上不断地奋发图强,跟上科技信息发展的时代步伐。面对压力,他说的一句话是:“人无压力轻飘飘”。作为一名来自孔孟之乡的著名军旅画家,他崇尚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他勇于“铁肩担道义,妙手绘华章”。并且不仅在自己的创作中体现出现代空军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而且还积极带领空军部队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搞好艺术创作,用艺术的形式反映新时代军人的风采,并且在参加全军汇展和全国比赛中屡屡获得奖项,为空军的文艺创作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已经用自己丰硕的创作成果证明,他无愧于这个改革开放伟大时代,无愧于军旅画家这个光荣称号。当谈及部队文艺未来的发展方向时,王界山意味深长地说,绘画艺术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要建设一个强国、大国,除了经济、军事、科技等实力之外,强大的文化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建设文化强国、大国,建设一支有文化的军队,都要传承和发扬光大自己的文化。作为一名军人,一名从事绘画艺术创作的军旅画家,首先要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开展部队的文艺创作,在现阶段首要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部队中富有中国传统内涵的文化,为部队战士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这也是他今后要认真去做的主要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