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书法家张生礼:用民族书画写多彩中华

时间:2010-10-19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网络

张生礼书法作品

    几天前的周末,记者陪同著名书法家、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院长张生礼一行,应广东省惠州市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域巍的邀请,前往惠州为当地的几位书画收藏者创作作品。傍晚时分,我们到达深圳机场,当地接待的朋友小车开出几分钟后,记者被张生礼示意观看马路边的大型广告牌,上面有他书写的几个厚重古朴的隶书作品——“北京银行”。小车在那车水马龙的路上走错了道,天赐良机,汽车绕回原路让记者有机会选准角度,拍摄到一张画面中带有“深圳人民欢迎您”字样的巨石旁边那张生礼作品的照片,此时的广告牌已被几支功力强大的效果灯泡打亮……之后,记者惊奇地发现那块巨石上书作的署名居然是张生礼的恩师——已故著名书法家、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刘炳森先生,记者连忙和这位刘炳森的关门大弟子开玩笑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您的作品高高矗立在老师作品边上。”一个如同故事般的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巧合,让记者更加充满兴趣走进张生礼的书法艺术世界。

    隶书行笔走天下

    张生礼,自幼酷爱书法,7岁开始练习写字并且持之以恒。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已从宁夏政府机关调入北京中央机关多年的张生礼,由于他的书法功底和勤奋好学,成为刘炳森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入室弟子。之后,刘炳森老师在业界评价这位称得上他的关门弟子张生礼:厚重、肯吃苦、好学,很有潜力。同时,不断要求弟子首先学会低调做人。

    在名师的正确指导下,研习书法艺术6年,同时还得到了启功、欧阳中石和沈鹏三位当代书法大家的指点。他自唐行、隶书入门,初习欧、柳体,专攻汉碑中的《华山碑》、《张迁碑》、《石门颂》、《史晨碑》和《曹全碑》等。张生礼现已擅长隶书、篆书、行书、草书等多种书体,尤其是隶书、篆书自成一体。强调厚重醇润,书风潇洒飘逸,作品力求体现朴拙浑厚的内蕴,书风一如其人;用墨笔致、墨法枯润相间。

    他的篆体书法,以小篆为主,得力于李斯、邓石如、吴攘之等名家,风格以整齐、工整为尚,结构字形修长而体势舒展,体现出凝重而飞动,俊丽而多姿的风采。既有苍老的古风,又揉进现代格调,呈现出老树新花、枯草逢春的勃勃生机。

    最让记者和世人认可张生礼作品的还是他的隶书作品功力,得益于用笔的精妙与娴熟,多年来他特别注重于整体线条力度,行笔以中锋为主,意随心到,笔随意发,线条劲健有力,饱含金石之气,在平静中透露出飞动之美。

张生礼(右)为成龙主演的影片《真心英雄》书写片名

    张生礼的书法作品曾多次在中国国内和法国、意大利、德国、比利时、新西兰、韩国等国家展出,受到书界内外人士的追捧。他的书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图书馆、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紫檀博物馆等国家级收藏机构收藏和展示。历届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等组织,都曾作为国礼赠给美国、俄罗斯、韩国、新加坡、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的政界要员和世界著名财团企业领导。此外,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世界著名电影巨星成龙、中国首位航天飞行员杨利伟、徐悲鸿大师的夫人廖静文、李可染大师的夫人邹佩珠以及艺术界名家彭丽媛、凌元、刘江、田华、于洋、王铁成、郭颂、王晓棠、濮存昕等众多知名人士收藏了他的书法作品。2005年4月,首次访问大陆的国民党元老连战,参观人民大会堂时,正在创作的张生礼赠予连战先生一幅国父孙中山先生理想的最高境界写照——“博爱”之书作。

    张生礼曾经在2004年,为成龙主演的影片《真心英雄》书写片名,从那张成龙哈着高大身材站在坐饭桌旁边的张生礼身后一起合影的照片,足可见他们关系的密切。

    经记者介绍,2006年夏天,张生礼与黄河源头第一寺——阿尼玛卿雪山格日寺的住持才仁拉加活佛结缘。这位曾受邀为已故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原会长霍英东老人念经超度的高僧,现已把张生礼书写、活佛本人弟子创作的诗句“心有慈悲添福寿知因识果得吉祥”书法作品,高高悬挂在藏区四大神山之首的寺院。

    中央电视台和多家地方台于2007年底到2008年初期间,滚动播出的《和谐之歌》,那飘逸秀丽的隶书片名就是张生礼所书,这个赞美和谐社会主题的音乐电视片,由著名策划人山水策划、青年歌手周萍作曲并领衔主唱。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铁肩担道义 妙笔绘华章——记著名军旅画家王界山 下一篇:季羡林的收藏趣事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