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硬笔书法 何去何从——庞中华谈硬笔书法的传承危机

时间:2010-12-03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光明日报)

你还记得“庞中华”这个名字吗?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场硬笔书法的全民热潮,是和“庞中华”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求职、公文写作、还是书信往来,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是个人文化修养最直接的体现,由此,庞中华的字帖一度成为当年最畅销的图书。

      时光流转到新世纪,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大量应用为文字信息的存储、传递提供了高效与便捷,与此同时,大众的汉字书写能力却在急剧退化。电子时代的硬笔书法是否仍有存在价值?硬笔书法普及应从何处抓起?“书法”二字离我们是否遥远?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名誉主席庞中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手写汉字不可替代
    “手写汉字的价值首先在于文化的传承。”庞中华指出,“中华文化的核心是汉字,汉字的重要载体即为书法。纵观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经史子集,无不是汉字书写而成;名山大川、高堂庙宇、亭轩楼阁,碑刻、牌匾、对联、题字,文人墨客的足迹无不通过书法来体现。书法不仅实现了汉字的记录功能,更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庞中华指出,硬笔书法作为中国传统书法在新时代的产物,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写出一手好字无疑是传承文化的一种切实的方式。
    “从硬笔书法的实用性来看,不论时代发展到什么阶段,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场合都离不开它,这是电脑不可替代的。”庞中华指出,一封感谢信、一张明信片、一个字条,或是审阅文件、填写表格、罗列提纲、课堂教学,都要用笔去完成。这有时是出于便捷、礼貌,有时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或缺。“和铅字比起来,手写的汉字是温暖的,亲切的,富有个性的,长于表达的,其中的情感、当时的心情融于一笔一画中,这就是手写汉字的魅力所在。”
    硬笔书法应从校园抓起
    从事了30年的硬笔书法普及工作,庞中华意识到,从根本上提高大众书法水平应该从娃娃抓起,由此,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
    “青少年是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够对中小学的书法课程引起重视,书法的传承危机将不复存在。”庞中华指出,书法课程在中小学校园的推广不可避免地受到应试教育的牵制,在确保升学率的首要任务下,书法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当下中小学的书法普及情况只能用参差不齐来概括,各个地方的重视程度差别很大,这直接影响到当地青少年的汉字书写水平。”
    庞中华提到了日本的书法教育,书法在日本是中小学的必修课,甚至作为国民教育写进了宪法。我国在小学开设书法课程虽然已列入“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但具体的实施细则仍需跟进。“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推广有三个要点——师资、教材、课时,目前的最大困难还是师资的缺乏,没有合适的老师,书法课无从教起。”庞中华说,“书法教育应该从师范类院校抓起,不仅要重点培养专职书法课老师,还应要求每一门科目的老师写好字,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编写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的教材、与地方中小学展开教学合作并培养师资、为书法的校园普及四处奔走吁请……庞中华在通过自己的“民间”渠道为书法的传承出力的同时,更希望唤起整个社会对书法教育的关注。
      以书法美其心志
      书法陪伴着庞中华度过了“文革”的十年冷板凳,又走进了今天的喧嚣,对于庞中华来说,书法是个让他沉淀心灵的最好的朋友。“硬笔书法呈现‘两头热,中间凉’的态势,相对于老年人和中小学生的习字热情,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中青年由于工作压力等原因,对汉字书写不够重视,然而正是因为他们所肩负的重压,我建议他们每天抽一点时间写写字,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练字本身,更会让人远离尘嚣,怡情悦性,带来难以名状的幸福感。”
    “书法对于孩子们的素质教育也能起到促进的作用。”庞中华举了个山东阳谷的例子。阳谷县隶属聊城地区,在该地区的8个县中,学生的高考成绩年年倒数第一。当地教委力邀庞中华将阳谷设为书法训练基地,对该县学生进行大范围的书法课程教授,以期从提高综合素质入手来解决应试成绩问题。仅仅过去两年,该县的高考成绩从多年的垫底儿提高到了第二名。更让人惊诧的是,书法课程大面积推广后,该县中小学生的犯罪率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写字时讲究凝神静思、心态平和,于一笔一画中完成手脑的协调,能净化心灵、炼意砺志,进而培养学生严谨细致、静心思考的学习习惯,让成长期青少年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开发。”
      硬笔时代并未远去
      尽管书法的传承在新世纪受到了挑战,庞中华对其前景仍充满信心:“书法之热情并没有退潮。”他说,作为世界第一制笔大国,中国的3000家制笔业厂家蓬勃发展,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翻了一番,年产量更是达到了四五百亿支;他的硬笔书法图书销量仍保持着较高水平,不逊色于20年前;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下辖的1000多个地方分支机构,各种活动依然办得有声有色,书法爱好者热情未减。
      对于想要练好字,却对“书法”二字望而生畏的人,庞中华的一席话给人以信心:“写字无非是一种动作技能,绝对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高深。首先练好汉字的8种基本笔画,接着就是各种组合装配了,笔画组成偏旁,偏旁构成汉字。3500个常用汉字中,练好了三五百,就能使字体的整体面貌得到很大改观,其余的则可触类旁通。”
     “做堂堂正正中国人,写漂漂亮亮中国字。”庞中华提出的这句口号看似浅显而其实意味深长,“练习硬笔书法的目的并非让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作为中国人,把汉字书写得正确、工整、清楚,是基本的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郑克明:寥廓江天竞自由 下一篇:新人活力,与纵深生态——2009中国书法述评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