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书画报)
夏福章是津门丹青高手。他绘制的山水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古而不泥古,泼写胸中之丘壑,在当今画坛独具新意。
夏福章的绘画艺术走了一条与常人不同的路。他自幼酷爱绘画,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参加工作后,就在厂里负责宣传,画些“政治”画,而他真正喜欢的是那些充满盎然生机的山水画。当时的书店里根本没有那样的教材和画册,他就四处“淘换”,居然把民国版的《中国名画第十八集》、胡佩衡的《山水入门》、线装本《芥子园画谱》、1959年版的傅抱石《山水人物技法》和《萧俊贤山水画集》弄到了手。他如获至宝,每逢夜深人静,便悉心揣摩,反复临摹。
夏福章的启蒙老师是津门画派著名山水画家、陈少梅的得意门生王卓如。1972年,王卓如老先生在厂劳动“改造”,夏福章与他结下了师徒缘,如痴如醉的跟老先生学画。那是一对一的、手把手的教,从最基础的绘画技法和绘画理论学起,王老边讲边画,还给他画了三幅示范作品,供他临摹。那三幅作品是:仿宋人《高士寒林图》、仿清代王石谷的《溪山胜集图》、仿清代沈铨的《狼吼惊鹊图》,画面上山石云气、溪水林木、花鸟走兽、隐士高人,法度严谨,气象万千。夏福章时常临摹,终生受用。老师也常勉励他“好好画,必成大器。”从此,他亦步亦趋的步入了真正的艺术的殿堂。 1987年山东成立齐鲁书画院,张彦青任首任院长。夏福章求学心切,1989年托熟人回到故乡齐鲁书画院进修,拜徐悲鸿、傅抱石的得意门生张彦青院长为师。二年的时间里,他系统地学习了绘画理论和传统山水画的绘画技法,临摹了古、近代大量的优秀作品,从古人那里汲取了丰富的艺术营养,为以后的山水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初,夏先生辞去在厂里令人羡慕的公职,做起了职业画家。要说他前期的学画是师传统,此后要师造化,立志“搜尽奇峰打草稿”,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去寻找古人的踪迹和突破古人的途径,去捕捉创作的灵感。多年来他和朋友十几次登泰山,每临泰山都会使他心胸豁朗,皆有所得。
太行山绵亘千里,峰高万仞,飞流危栈,断壁绝涧,风雨侵袭,日月明晦,云岚雪霁,古木苍生……有写不完的万千气象,更是夏先生每年必去的写生圣地。然而最让他动情的还是河北赞皇县的嶂石岩,因为这里奇特的地貌使他的画风为之一变。嶂石岩分有四栈,每栈都是直上直下的绝壁,几十丈高,一栈接一栈,就像四个大台阶,直冲云霄。立竖圪梁、通天缝、阎王鼻子、大天梯,是嶂石岩的四大天险,形势十分险要。他总是不畏艰险,向理想的境界顽强迈进,在奇险处觅得胸中的画稿。长期的观察和磨炼,使他练就了一手绝门的功夫:使用大号毛笔,饱蘸水墨,捕捉大山在四时更替、云出雨没中的变化特征,并在宣纸上瞬间画出,笔墨凝练,鲜活生动。夏天的嶂石岩说变就变,进山是非常危险的。而嶂石岩的烟岚雾霭,雨前雨后的山势变化令他着迷。有一次他在二栈写生,忽觉寒风袭来,大雨将至,忙收起画具,跑到一栈槐泉寺避雨。霎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恰好观看对面时隐时现的山峦,似仙境,胜仙境。他正看得入神,一道闪电突然在他前方蹿起,上白下蓝,像一条扭动的巨龙,一下子把眼前的黑幕撕裂,只见整座大山黑云排空,山峰巨石时隐时现,烟云顺着巨嶂飞扬如万马奔腾,狂风挟裹着暴雨倾天而降,他被大自然神奇伟力所震撼,双手合十,向山、向天顶礼膜拜,心中充满了感动!这是他写生中最幸福、最兴奋的时刻,他按捺不住激扬飞跃的情绪,迅速打开册页,拿出随身携带的墨汁,在宣纸上刷刷地写起来,一幅又一幅,手中的笔就像脱缰的野马,把一段千变万化的情景收在画图之中。同去的画家李秉正看到他刚画完的册页,忍不住诗兴大发:“惊雷急电闹胸前,几阵狂风雨似泉,一转身来来妙景,云波万顷荡丹岩。”
由此他悟到,一个画家只有坚持写生,融入自然,领略险峰那无限的风光,品尝大自然那无穷的妙境,才能创作出不朽之作。经过数十年的磨炼,他练就了捕捉山峦奇峰在烟雨云雾中瞬间变化的写生本领,总结了一整套写生的经验,山林薮泽、平远险易、萦带曲折、飞流危栈、苍松古木、烟云雪雾等等,万象景观,心记眼追,吐其心源,写其笔下,让世人领略大自然那无尽风光。 2001年,夏福章受美国一家艺术团体邀请,在加州、旧金山和苗必达等地举办画展。画展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取得了巨大成功,当地政府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和艺术认定证书。当地的媒体也都做了充分的报道。十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费,他的作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收藏家协会的荣誉收藏和认定!
夏福章作画总是一丝不苟,绝无应酬之作。他的作品在海内外有很大的市场,签约的画单总是完不成,有的画商甚至提出要他画的简单些,差不多就行。可他有自己的原则:画画就像做人,来不得半点虚假,绝不能见利忘义,画些“垃圾”之作,糊弄买家,坏了自己的名誉。有次一位姓金的先生慕名找到了他。金先生是爱新觉罗氏后裔,先父遗作曾作《山庄秋月》诗,希望夏福章能按照诗意创作一幅《避暑山庄秋月图》。他还说,为此事,他已费了十多年时间,考察了许多画家,都不尽意。夏福章欣然允诺,他三易其稿,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幅山水画长卷的创作,画中山峦跌宕、高瞻远阔、工笔重彩、富贵堂皇的感觉跃然纸上。金先生看后连声称“对了,就是这种感觉”!
夏福章在艺术道路上的艰辛探索,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有人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美轮美奂;有人从他作品中看到了高古久远;有人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激扬飞跃;有人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幽静悠然。然而他依然我行我素,画自己喜爱的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