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评张锦平、宋丰光的画

时间:2011-09-01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看到张锦平、宋丰光的作品《樨草》,我脑海中立刻闪现出鲁迅先生在《野草》集中的话: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我自爱我的野草……”这是生命的诗歌,生命的意象。在宋丰光、张锦平的作品中,表现的正是这种在朴实如野草的生命图像下如地火般燃烧的艺术热情和艺术追求。我深深地被画面中自然流露的毫不造作的艺术真诚所感染。
 艺术作品总是能够展示人性的一种内在状态。在宋丰光、张锦平的作品里,人们感受到的是朴素、真诚的品质和净化的心灵。在野草的图像下,画家把人生和艺术融于一体,把艺术本质符号化,用最为简洁的画面语言表现着自我。 
《紫雾》在写实语言中融入诗化的处理,团团的野草如紫雾般地幻化出梦的情调,显示出一种不可言状的、超离尘世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心灵对自然由衷的向往和依恋,是生命的展示。在这里,野草、少女、紫雾,所有这一切都转化为对自然生命的赞美和歌颂。     
《樨草》是宋丰光和张锦平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樨草在这里已是一种未曾被粉饰过的人的本真美和灵性洁质的象征,那些女孩与樨草融为一体,把乡野田间的素朴无华上升到人性之美的至上境界。画家凭籍对生活的独特感受,用心去感悟生活,用笔去触摸物象,用线去编织心灵与物象碰撞所产生的意象。(张锦平、宋丰光语)从而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感受。 
在宋丰光、张锦平的作品中,野草是画家主要表现的对象。从野草的造型以及笔触与对象的互动关系中,生发出对人生的无限感慨。画面上的野草,既是他们作品的题材,也是他们藉以表达情感的媒介。 
宋丰光、张锦平的作品虽然取材于现实存在的具体物象,却摆脱了来自现实主义绘画模仿观念的束缚,他们的作品取象于自然而又疏离于自然,但又不象表现主义画家所选择的抽象的表现形式。在作品中他们力图使视觉的表达和他们所见真实物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有形之物象中表现着无形之意 境。他们的野草纯净、质朴、充满生命的韵律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使我们看到某种人性最深层的描述。
 艺术作品是一个言、象、意构成的多层次结构的有机整体,一幅艺术作品中好的艺术情调和艺术意境是必须通过艺术语言表达出来,艺术语言是构成艺术作品的第一层意义。宋丰光、张锦平绘画作品之所以能具有未象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们的表现技巧,即笔墨的运用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他们的作品中,线的运用是他们绘画技巧的核心,在这一点上他们继承了传统,对线条自身的质量和线条与物象的关系以及线条运转之间的韵律都有很好的把握。画面中,那些细细的,犀利、平实又颇有力度的线条游刃于物象形体和情感之间,充满音律般的协调。这些线条构成的物象,既有抒情性,又有叙述性。它们与淡雅的墨、色交融,共同筑造了清新、宁静、雅洁和淳朴的意境,而的丰富性则使他们作品的艺术风格清丽而不苍白。 
至今,我和宋丰光、张锦平还仅限于电话中的交往,直到他们给我寄来画册后我才知道他们是一对伉俪。他们的作品几乎都是共同完成,这是一种特殊情感的表现,一如他们的画,是一首诗,是一首完美融合、现实而又美丽浪漫的诗。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孙长林精神——《薪火承传·孙长林九十寿辰纪念集》序 下一篇:张立辰花鸟画的审美指向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