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生活永远是艺术的活水源头——兼谈人物画家孔维克的速写艺术

时间:2011-09-24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11-09-24来源网络

孔维克,1956年生于山东汶上,山东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美协常务副主席、民革山东省委副主委、东省政协常委。
这些年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中国画也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繁盛期,一大批中青年画家的艺术探索在全国各有千秋、各领风骚,山东的孔维克就是其中颇令我注目的一位。与孔维克见面是1999年,当时我参加由中国美协与广东省委宣传部组织的“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澳门考察访问。这次活动由珠海去澳门再到香港,然后从香港返广州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的开幕式。时值澳门回归祖国前夕,又临近仲秋(在澳门度过了难忘的仲秋之夜),用当时广东省委宣传部长于幼军同志的话说,这次活动也是广东省迎接澳门回归的活动之一,打出的宗旨是“跨世纪·迎回归·度仲秋·庆国庆”,邀请了全国近50位画家参加了活动,孔维克在这个队伍中是较年轻的一位。

在这次行程的参观中,我总是习惯地拿出速写本来画上几笔,哪怕记上几个线条,也能留下一点鲜活的感受,觉得这对我日后的创作会有益处。有几次画速写时我注意到孔维克在我后面观看,如果大队人马走快了,他还不时地催促我,或上车时扶一把,我对这个年轻后生留下了较好的印象。交谈中得知他也喜欢画速写,很后悔当时因怕时间紧来不及画画而没有带速写本来。他谈到自己在大学教书时曾带过速写课,他至今还保存1964年人美为我出版的那本速写集,他对其中的一些画非常熟悉,这使我想起我的年轻时代,我们那时候做学生画速写是必修日课,每天必须画十余张速写,一些成熟的画家也必然要经常带着速写本去深入生活,这样才能使艺术思维活跃,造型生动准确,那个年月的确也产生了一大批无愧于时代精神的力作。而如今的画家们对速写久违了,深入生活往往就成了走形式,住几天宾馆、搞几场笔会,最多照照相,很少有人真的下去画速写了,这是我最痛心疾首的。那几天我们聊了很多,我觉得他对速写的理解很深。我从他的创作里,也能感受到他的造型能力特强,如《公车上书》的人物造型生动传神,《孔繁森》、《郭守敬》等作品人物头部的塑造也颇见功力,他的一系列作品如《故乡小调》、《家乡小妹》等生活气息浓厚,可以猜想出这些画的背后一定有大量造型训练的作业垫底。

真正见到他的速写是在2004年文化部组织的“中国画·画中国”大型采风活动中。在南京、扬州几天的相聚,我们一起写生、一起生活,一起感受生动的江苏、一起领悟鲜活的艺术。这次到场的多数是山水画家,只有少数是人物和花鸟画家。在扬州个园我看到他画钢笔速写,他坐在一大堆高高的太湖石上,面对这么复杂的场面,用很洗练的手法,生动而概括地勾画出了当时的气氛。后来他给我看了他在欧洲、韩国及国内农村画的一些生活速写,这使我对他的速写艺术有了一定的认识。他的速写线条生动、造型到位,即使是一些20多年前他做学生时画的速写,在今天看来水平也是上乘的。那些头像画得尤其生动,无论是用团块光影塑造手法还是用粗细线条相结合的勾勒,抑或是线面结合相糅皴擦,都能将对象表现得恰到好处、生动自然。画人物画与画花鸟、山水画不同,就技法上来讲,除了要求线条的基本功和对笔墨关系的处理过硬外,很大程度上还要靠踏实的造型基本功;山水的笔墨表现可以一山不足再来一峰,花鸟画的笔墨发挥也可以枝枝生发,再添枝加叶,而画人物却不可以为了笔墨的需要而随意增添上三头六臂,必须既要讲究笔墨的生发又要使之落在既定的造型上。中国古代的人物画在三科中起源最早,之所以未能在艺术本体上有较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了造型能力的制约,是五四以后,西方文化的广泛传入及西方造型训练的引进使中国人物画产生了本质的变化,有了大的飞跃发展。古人体察生活,强调“目识心记”,这样对于画山水、花鸟的画家尚可如此去认识,而人物画家却非得对人写生方能真正达到锻炼造型能力的目的。应该说,是写生或生活速写催生了我们发展到目前状态的“当代中国人物画”。另外,从内容角度讲人物画不能老是画佛释道仙、仕女高士,人物画的发展应该从当代生活中提炼闪光点,可以说代表现代人物画发展的那些作品,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我年轻时常年定点去陕北采风,许多作品如上世纪60年代的《祖孙四代》、《支书和老贫农》,70年代的《延安新春》、《知心话》到80年代的《塬上人》等等全是我在陕北农村的真实感受。所以说我倡议画家尤其是人物画家,终生不能丢下速写本。

我再谈一下艺术与生活的另一个角度的血脉关系。画家经常画速写可以锻炼出一双敏锐捕捉生活中新鲜感受的眼睛。你如有了强烈的感受就会想方设法地用生动的技法表现出来,也许这就会使你产生了创造性思维、产生技法的突破。这与传统沿袭的从《画谱》到《画谱》的治学方法是不一样的。

这次“中国画·画中国”大型画展于今年3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孔维克展出了来自那次采风的作品,我们惊奇地发现他作品的面貌变了,用现场参观时刘曦林的一句话说就是“我们看见了另一个面貌的孔维克”。他从未画过山水画,但却在这次展览中拿出了4张大幅的“山水画”:《阅江楼远眺》、《扬州个园》、《乾隆钓鱼台》、《二泉映月》,画面很完整且有新意,恰当地表现了蔼蔼氤氲、淡淡墨韵、树丛摇曳、竹影婆娑的意境,我们熟悉的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这种变化,不能不说与他的速写锻炼及因速写而产生的对生活和艺术的敏锐感悟有关系。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是善于在生活中提炼艺术、在艺术中融入生活的人,是勇于探索、勇于创造新的艺术语汇的人,是不断提供新的视觉图式而又不断打破共知的视觉经验的人。从孔维克的艺术探索中,我们能欣喜地看到这些尝试,愿他在这条充满艰辛和快乐的艺术道路上能够走稳、走好。

  2005年6月于西安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王荣昌:幽静旷远的意境之美 下一篇:处女画展落幕 艾敬:用多元艺术表达情感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