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书画 吴冠中 收藏 专访 北京 上海
 
  主页 > 书画研究 >
 

为什么强调画家要多“读书”

时间:2023-11-14 14:09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点击:

来源:中国美术

宋 赵佶 文会图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家要多读书”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亦并非完全不能谈;相反,有些“老”话题要常谈,常谈才能有警醒作用。诚然,本文不是为了另辟蹊径,毋宁说是就个人认识作一简单梳理。这个话题要明确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画的本质,二是何以画家要多读书。并从中梳理出中国画与读书之间的“鱼水关系”。

宋 梁楷 太白行吟图 纸本墨笔 81.2×30.4厘米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抛开作为形式的笔墨(诚然,中国画的笔墨之形式不仅仅是纯粹材料意义上的形式,更是如恽南田所言“有韵有趣”的形式)不谈,简言之,中国画的本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

(一)充满“玄”学之意味。南朝宋书画家、理论家王微《叙画》开篇引颜延之语云:“以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这明确表示,图画并不只是一种技艺,本质上与《易》象具有同样的性质和功能。之后,谢赫首提绘画“六法”,列气韵生动为第一,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相继其后。可以看出,气韵生动是统领,是总纲。骨法用笔等五法乃实现气韵生动的手段,属于技术范畴;而气韵生动属于审美范畴,完全是一个哲学美学的问题。中国画学高深广大,变化幽微,天时、人事、地理、物态等无所不备、无所不包,这就需要画家于技法之外还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清人唐岱在《绘事发微》中云:“欲识天地鬼神之情状,则《易》不可不读;欲识山川开辟之峙流,则《书》不可不读;欲识鸟兽草木之名象,则《诗》不可不读;欲识进退周旋之节文,则《礼》不可不读;欲识列国之风土、关隘之险要,则《春秋》不可不读。大而一代有一代之制度,小而一物有一物之精微,则二十一史、诸子百家不可不读也。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纵横万里之势。立身画外,存心画中;泼墨挥毫,皆成天趣。读书之功,焉可少哉。”《易》《书》《诗》《礼》《春秋》这几部书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史哲学科之滥觞,其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囊括了哲学、历史、政治、诗(文)学、地理、伦理等诸多学科的思想、知识和经验。从此意义上说,画家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技艺画家”,而是具有深厚文史哲素养的艺之大者。

刘松年 《醉僧图》

有什么样的文化土壤,就会诞生什么样的文艺样式。中国画学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和积淀,已经形成一门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学科;与其他技术性学科不同的是,这门学科并不那么“科学”,而更接近“玄(哲)”学。宋人沈括《梦溪笔谈》论及:“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绘画本诉诸视觉,按理当从“形器”入手,但中国画学却把其上升到“形而上”层面,强调以“神会”其妙。如何神会?澄精神于玄一也。另一方面,尽管中国文化强调格物致知,但有时候画家为了抒情写性又不囿于四时物理之变化,而把不同季节之植物同画一景,所谓“忘形得意”也。所以沈括在谈到自家所藏的王维《袁安卧雪图》时,谓其“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以禅入画,画理即禅理。历史上的画家如王维、张璪、贯休、苏轼、梁楷、赵孟頫、董其昌、弘仁、朱耷、石涛等,他们的作品无不诉诸玄道妙禅的知识。甚至有论者断言,画即是禅,欣赏中国画无异于参禅,“没有禅的功夫,纵对名画也没法欣赏,没法理解”。(无住《禅宗对我国绘画之影响》)。今天的中国人能不能读懂那些充满“寂静的知识”的中国画,笔者深表怀疑。老子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不可解也!

(二)写精神而非状物象。中国画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笔墨形式来创造意象、寄托情怀、抒写性灵,故“写意”成为中国画表现和表达的主流形式不可置疑。与写意相对的是写生,但中国画的写生不是简单的对景绘形、机械刻画,而是要“写物之生意”。

写生与写意,画法虽殊异,然物理之表现类同。可以说,中国画的物象不过是借以表现精神的媒介。自古就有图画者,“非以案城域,辩方州,标镇阜,划浸流。本乎形者融灵,而动者变心,止灵亡见,故所托不动;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于是乎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画寸眸之明”(《叙画》)。说明绘画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形似或者表现某种物理性的“客观”(规律),而在于表现心灵和抒写性情。故明人唐志契云:“凡画山水,最要得山水性情。得其性情……自然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而落笔不生软矣。……自然水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而落笔不板呆矣。”(《绘事微言》)目之所见,心之所感,神与物游,情动于中而形于笔。笔性即我性,笔情即我情。

中国画重写意,不拘泥于形似,尽管初学画者要经历临摹和写生诸阶段,但这个阶段更多的是为了学习和感受,或者说积累经验。前者是为了感受古人对物象的感受,其中亦包括对笔墨之感受;后者是为了饱游饫看,与大自然直接建立对话的基础。初学画时,往往下笔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此时在画家眼里“物是物,我是我”。待到书读万卷,路行万里,饱览前代奇迹,此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技艺又进一层,但还不是功成的境界。功成的境界是“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第一层停留在物是物、我是我的层面;第二层进入物不是物但物中有我的层面,王国维谓“有我之境”;第三层已经达到物我相融而两忘层面,此王国维谓“无我之境”。物的人化,人的物化,物不是物,人亦非人,物人同化,浑然一体,这种“齐物”的自然观无疑是中国画学之写意精神的集中体现。

明 吕纪 牡丹锦鸡图 184.3×100cm 国画 中国美术馆藏

(三)乃文人逸士之雅事。一个“雅”字彰显了中国画的“身份”。何谓雅?雅为《诗经》六义之一。宋人郑樵《通志》总序言“朝廷之音曰‘雅’”,与民间之“俗”相对。中国画从来都不可能在“俗”中创造出优秀的作品,俗不除则雅不至,所以创作要“避俗”。如何可以避俗?清代书画家、理论家沈宗骞认为,汨没天真、外慕纷华、驰逐声利、与世迎合、志气堕下者皆不可以作画,否则下笔便俗,这亦说明优秀的图画家必具备深厚的文化教养并非妄下结论。笔墨之道,本乎性情。文人雅集必有书画加持,同时也少不了“玩”的趣味,所以作画又有“墨戏”“戏笔”之称。我们看文人画,虽“逸笔草草”,但这不是为了疏淡简约,相较之下,反而不落畦径,有出尘之美。

那么,文人逸士是如何炼成的呢?如果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读书!尽管画家的涵养是由多方面因素塑造的,但读书仍然是成就文人逸士之高尚品格必不可少的手段。中国画学自始至终都在强调画家的人品,人品的优劣和作品的好坏是成正比的,故有“人品既高,画品不得不高”“人品不高,落墨无法”之说。退一步讲,没有健全的身心人格,即便作品在“技”的层面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其作品亦不会受后人待见的,历史上的蔡京、秦桧、严嵩等就是典型的例子。用晚清书画家松年的话说:“其人大节已亏,其余技更一钱不值矣。”(《颐园论画》)笔者无意把文艺与人性画等号,但就中国画来看,它给予读者美的享受的同时,也激发了人性中的善念。如果把美当作是善的一种形式,那么善就是美的最终目的。不管哲学、宗教,还是文艺,其最高旨趣难道不正是教育人性“止于至善”吗?尽管这样的看法不乏意识形态的成分,同时把书画作品的优劣与政治、人格等同起来的做法亦值得商榷,但从图画可以“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文艺功能来看,中国画对人格塑造的要求是值得推崇的。可以断言,中国画的“雅”不是由绘画的形式来辨识的,而是由画家的文化教养决定的。

明 董其昌 霜林秋思图

下面来谈谈中国画学为什么始终强调画家要多读书的问题,简单概括为两点:

(一)中国画从本质上讲就是文人画

什么是文人画?顾名思义就是“文人”所作的画。读书人不一定是文人,但文人一定是读书人。中国传统的画家哪一个不是读书人?都是踏踏实实的读书人,用今天通俗的话讲就是文化人。中国画的气韵在某种意义上是由“文”“化”来的。魏文帝曹丕曾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强调“文以气为主”,这个“气”无疑是一个人人格、才情、学问、个性、气质的集中体现,故文人有“文气”,其画亦有“文气”,“文气”是文人画的本质特征。董其昌曾谈到“气韵不可学”的问题,因为气韵不是以笔墨技巧的岁月积累所能成就的。但董其昌又指出气韵并非完全不可学,也有学得的地方,他认为首要是“读万卷书”。对此,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云:“作画以气韵为本,读书为先。”又云:“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言先读书,不读书则不能画,书读万卷其人自带“文气”,而后作画才能气韵生动。

梁楷《六祖截竹图》

很多时候,画家的创作往往是根据读书所获得的灵感而生发的,所以我们经常欣赏到诸如以“××诗意图”命名的作品。被认为诗、书、画三绝的清代著名画家恽南田就曾这样自述:“秋夜读《九辨》诸篇。横坐天际,目所见,耳所闻,都非我有。身如枯枝,迎风萧聊,随意点墨,岂所谓‘此中有真意’者非耶?”可以看出,南田在萧瑟寂寥的秋夜读《九辨》,感怀于作者处穷守高的志尚,并与其发生共鸣,精神遽然进入到心斋坐忘、物我冥化的状态,在恍惚中“随意点墨”,不经意间便创作出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佳作。明人黄凤池、汪氏分别辑有《唐诗画谱》和《诗余画谱》,每一首诗(词)皆配有当时著名书画家的书法和与诗(词)内容相对应的图画,是难得的融诗、书、画、刻四美为一体的版画图谱。这也从侧面说明读书是激发创作灵感的重要手段。

清 恽寿平 五清图

(二)读书是绘画由技而艺进而道的重要途径

宋人邓椿《画继》云:“画者,文之极也……岂独艺之云乎?……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指出了绘画并非技艺那么简单,而是人文之极致的产物。如果没有人文知识(修养),有多少画家能真正领悟到绘画真谛呢?恽南田论画云:“有笔有墨谓之画,有韵有趣谓之笔墨,潇洒风流谓之韵,尽变穷奇谓之趣。”如果说笔、墨是技,韵、趣是艺,那么潇洒风流、尽变穷奇就接近于绘画的“道”了。不管哪个层次的“笔墨”,皆是中国画学对审美的诉求,层次越高,对文化教养的要求亦越高。笔墨需要性情来涵养,性情则需要诗文来陶冶。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笔”不仅适用于书写,亦适用于图画。

基于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乃至心理的原因,中国画从一开始就不是以追求“如实描绘”为目标的,换句话说,中国画不是为了科学地表现所要描绘的客观之自然,而是要表现一个“人化”了的自然,这个自然是天、地、人、神统一在同一个宇宙间的充满性灵的存在。对宇宙万物抱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是中国文化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万物皆有灵,物我之间的地位是相对的,物我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这种“齐物”思想应用到绘画上无疑也是有极高要求的:写山川,则有“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石涛《画语录》);图草虫,则有“落笔之际,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罗大经《鹤林玉露》),如此乃得造化生物之机缄,接近于“道”了。

张路《老子骑牛图》

绘画之道,写形状物乃小技,中国画学始终强调的是,技进乎道,艺通乎神。如果说笔墨表现是“技”,那么笔墨(画)之外的那个“弦外之音”就是要达到的“道”。清人黄钺《二十四画品》开篇云:“六法之难,气韵为最。意居笔先,妙在画外。如音栖弦,如烟成霭。天风冷冷,水波濊濊。体物周流,无小无大。读万卷书,庶几心会。”中国画的高妙之处不在如何收拾笔墨,而在如何让笔墨充满感情,变得“有韵有趣”。当创作已遣去机巧,意冥玄化,则万物尽在灵府,不在耳目;此时,作品所要传递的“玄机”已不在画中,而是在画外。说到底,作品本身不过是一种符号,一种玄化了的符号;作品要表现什么,或者说画家想要表达什么,往往要借助符号甚至超越符号本身去探究。故要读懂中国画,不是靠“看”,唯有多读书、勤参悟,或可心会。

清 郑板桥 墨竹图

或许是受“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传统的作为读书人的画家首先是一个儒士。但其在表现对天地万物和社会现象的认识时,又企图摆脱现实(政治),追求一种“飘摇于天地之外”的洒脱以及绝尘去俗的逸致。西方的知识分子和中国的文人不同之处是,西方的知识分子热衷于现实生活的享受,有明确的入世态度;中国的文人尽管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抱负,但对现实生活却缺少足够的热情,反而更向往大自然或荒寒、或苍凉、或孤寂、或幽淡、或静净、或虚灵的景致,这样的环境对文人(画家)有绝对的诱惑力。“清高”是中国文人的标志,而清高的人不会受缚于生活中的“蝇营狗苟”。所以从题材上看,传统的画家不喜欢画风俗画,却热衷于在山林岩穴、烟雾丘壑间徜徉,即便是残山剩水、闲亭小舟、一花鸟一草虫……似乎亦能让心灵得到庇护和洗涤。甚至连人物画,抑或经过“净化”的形象,比如释道人物,也不能不说是由其独特的文化环境和历史因素所决定的。从审美取向上看,画家们受阴阳、五行、玄道、禅宗等思想的影响可谓深远。我们看中国画,不管哪类题材的作品大抵都是富于暗示与象征的。如果把中国画当作一种符号,或者把画中的某一对象,如岁寒三友、四君子等当作一种符号,则其指向的无疑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千百年来,画家们热衷于表现同一题材,并非他们无物可画,而是这类题材(对象)能更好地表现(寄托)他们内心那种深沉的爱和恨。如郑板桥画墨竹并题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同样是描写物象,西洋画是在物象的基础上表现物象,而中国画却是借物象来表现“心象”,此刻的物象不过是画家“心象”的替代物,这是中国画学的哲学或宗教之精神体现。在中国诗学里,我们经常谈到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事实上,中国画学亦善于借助这种表现手法来抒写画家内心的情志。而区别在于,前者是借助语言文字,后者是借助笔墨图像。

沈周《椿萱图》

古之文士,意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虽需经历齐家治国诸阶段,但究其根本在于修身,身不修则一切都无从谈起。而读书是修身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手段和方式,是成就一切课业功德的基础。颇值得一提的是,画家要读的书可不只是几本有趣味的文学作品,而是经、史、子、集无所不览,如此便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饱学之士了。文化教养与笔墨实践一样,都是画家毕生修炼的课业。绘画本是清韵之事,画家须清心净志,不受物蔽,不为物使,身心无挂碍,如此便可以做到如石涛所言的“尺幅管天地山川万物而心淡若无者”。反之,若笔墨不能绝尘去俗,长年累月斤斤计较于刻画之功夫,终不免一庸匠而已。一句话,中国画学强调画家要多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正面的、实用的(比如“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知识,更要注重对画家性情的涵养、灵魂的塑造、人格的健全、自我的完善之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海派大家吴昌硕字画如何鉴别真伪? 下一篇:意境,中国画的灵魂!
   
  特别推荐
书法5大坎儿,你能迈过几道呢?
山水画中“松树”的人文寓意
这幅作品,标志着“抱石皴”山水样式的正式确
中国画是什么?
中国画是“写意”不是“随意”
中国画的韵味
想画好国画,先搞清这几条
蒲华绘画的笔墨分析
中国画简要解读,花鸟画中“画面层次”的表现
静心感受米芾的用笔
 
  本月热点
日本知名动漫家的人气排名
凌霜飘逸,历代名家笔下的菊
真实与真情:画家韩安民作品欣赏
百万名画拍卖后竟销毁! 被隐藏
“印象派”的世界 您懂么?
震撼到你了么?全国四大书画造假
中国天价写实油画,大开眼界!
写实美女油画
犁春居书画琐谈
中国画新潮和中西文化交融大背景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