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收藏 专访 上海 收藏,书法,绘画 黄金时代 草书诗卷
 
  主页 > 艺苑评谈 >
 

大型壁画《延安文艺永恒华章》: 四重意象的视觉交响

时间:2020-05-26 09:33 来源:未知 作者:zgshw 点击:

大型壁画《延安文艺永恒华章》:
四重意象的视觉交响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

  “我们这一代人是在延安精神的鼓舞、感召、激励下成长起来的,这次的创作,可以说是我受到延安文艺几十年熏陶之后的由衷生发。 ” 5月23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8周年的日子里,延安文艺纪念馆在延安隆重开馆,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和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授白晓刚共同创作的大型壁画《延安文艺永恒华章》也于当日落成,在纪念馆前厅与公众见面,谈及这件长18 . 5米、高4米的大型壁画的创作,范迪安如是说。

  延安文艺纪念馆位于桥儿沟鲁艺旧址,是延安鲁艺文化园区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主要展示1935年到194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十三年延安文艺实践,展示延安时期革命文艺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和对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深远影响。2019年10月,在受邀为延安文艺纪念馆前厅创作作品之后,范迪安、白晓刚即前往纪念馆工地考察,实地调研了纪念馆的空间环境和展陈方案,形成了以壁画形式表现延安文艺主题、营造公共艺术氛围的构思。

  “我是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的,当时古元、彦涵、罗工柳等先生都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他们这一批‘老延安’ ,一生执着于以艺术的‘小我’服务于人民的‘大我’ ,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同时他们又充满朴素的情怀,对我们影响极大。2010年以来,我先后20多次到访延安及周边地区,在宝塔山、枣园、杨家岭、鲁艺旧址等地进行过多次写生创作,有好几个元旦都是在黄河边上和老乡们一起度过的。我深切地感受到延安的历史,看到沿黄地区和老百姓生活方面的新变化,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 ”范迪安说,为延安文艺创作一幅视觉史诗,就成为了他长久以来的愿望,也成为《延安文艺永恒华章》从构思阶段就定下的基调。

  “延安文艺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应该像展开一幅历史长卷一样展现延安文艺的厚重传统、文化血脉、革命情怀和永恒传承” ,范迪安说,“当我第一次看到那面18米多的大墙,千古流淌的黄河、延安秧歌舞动的红飘带、绵延起伏的黄土高原、 《黄河大合唱》的旋律,这四种意象顿时在我脑中‘叠印’ ,我感到它们之间有一种共同的文化属性和可感触的视觉韵律。它们也是厚重的历史积淀、浓郁的陕北风貌和民间文化、延安文艺精神的叠合,丰硕的延安文艺经典作品犹如这个主旋律上闪耀跳动的音符。 ”范迪安回忆,他当即勾画了数幅草图,形成长河、飘带、高原、旋律共同贯穿画面的基本结构。

  在四重叠印的视觉图像中, 《延安文艺永恒华章》以奔腾的黄河和红色的飘带组合的意象通贯全画,以桔红、金黄为主调,表现黄土高原的地域色感,表征延安文艺的光辉成就;同时以中国画的长卷格式展现了延安文艺的历史渊源和丰硕成果,形成强烈的视觉旋律,构成了宽阔的历史时空,如同一首视觉交响诗:画面从左到右分为三个段落,分别描绘以黄帝陵、轩辕像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鲁艺为代表的革命文艺创作成果,和以日出东方和雄伟长城象征延安文艺精神的传承发展。

  谈及“视觉交响”的主旋律之上的各种代表延安乃至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的视觉元素的运用,范迪安介绍,他们听取了延安文艺纪念馆和众多文史、美术专家的意见,在造型风格上吸收了陕北画像石刻、民间剪纸和延安木刻版画的形式语言,力求体现雄强素朴的艺术格调,使画面充满地域特色而又能使观者产生深刻的艺术共鸣。作品中代表延安革命文艺的中心形象选用了詹建俊先生和叶南老师创作的油画《黄河大合唱——流亡·奋起·抗争》中的冼星海造型,詹建俊先生在得知这一形象要用在这幅壁画中后,不仅欣然同意,还在住院养病期间一直对形象的把握和绘制给予耐心指导;壁画进入彩色玻璃马赛克镶嵌制作阶段时,孙景波先生在制作现场也给予精心的指导,制作团队在疫情防控期间仍然潜心钻研、精益求精,圆满完成了制作和安装。

  “我为能有参与这样一次创作的机会感到荣幸,更为能通过创作实践传承延安文艺精神而荣幸。 ”在纪念馆开馆现场的白晓刚向因开两会不能来到现场的范迪安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范迪安说,白晓刚告诉他,开馆现场很多受邀嘉宾都是耄耋老人,他们多是鲁艺先辈艺术家的子女,互相搀扶着在这件“四重意象的视觉交响”前驻足欣赏,纪念馆的工作人员都说他们是“吃延河水长大的鲁艺二代回家了” !白晓刚跟在这些“鲁艺二代”们身后一起当观众,看到老人们欣慰地频频点头,“我心里有些踏实了,突然听见身旁的一位老先生说了句:‘这画的就是延安,很延安! ’ ——我有种被‘鲁艺家人’认可的激动” 。听了白晓刚的介绍,人在两会的范迪安仿佛身临其境,同时真切地感受到为延安文艺创作一幅视觉史诗的夙愿完成的欣慰。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打通书画文史界限 下一篇:从《清平乐》看宋代审美
   
  特别推荐
宋代画坛高手如林,山水画更是一座文化高峰
书画界两位泰斗明争暗斗起来,简直是昏天黑地
曾翔的硬笔书法,怎么样?
国画里的晚秋,美到骨子里!
两宋花鸟画中最美的那些小鸟
“涨知识”:秦半两、汉五铢和5角硬币,谁最
书法极简史
“〇”算汉字吗?
中国各大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
浅析龚贤“积墨法”与宋人“积墨法”之异同
 
  本月热点
年俗里藏着考古发现
5000多年前玉琮神像一直被模仿
蔡国强:面对艺术史,我正在开启
齐白石的知己:徐悲鸿
史上最能书善画的皇帝是谁?
三步造就“成人漫画”出版链条
点评世界五十大博物馆及其镇馆之
如何衡量花鸟画的价值?
卖的是纸还是艺术?当代中国画坛
书法家的社会责任和艺术品格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