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秀”楹联家20年评一次,“梁章钜奖”10年一轮回。同时获这两项殊荣的,国内楹联界目前有两人,邹宗德是其中之一。
邹宗德,隆回县司门前人,24岁入中国楹联学会,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会员。尔后跻身于“湖湘楹联七子”之一,并成为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邵阳市楹联学会会长。出版了著作《对联散论》《邹曾联墨》《百家联稿·邹宗德卷》《城步隐字联探秘》《楹联知识读本》《对联快速入门》《邵阳历代名联鉴赏》等,还和人合著了《湖南楹联》《湖湘楹联七子作品选》《湖湘楹联七子创作档案》 ,这些著作积累了他生命中的厚度,也不断刷新着他的专业高度。
1997年,邹宗德听说城步儒林镇岩底菜园冲有一副隐字联:门垂碧柳□□,宅近青山□□。邹宗德急忙跑去考察调研,一篇关于隐字联的论文写出来,在《中国楹联报》刊出后,被海内外各媒体转发。来自五湖四海的辩论和挑战,使邹宗德颇有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快感。他把争鸣文章集结成一本书:《城步隐字联探秘》,向城步献出了建县55周年的贺礼。
2005年,邹宗德一路嗅着楹联的味道,追到了武冈双牌乡浪石村。他完全被这个有才华有内涵的村落迷住了,连夜奋笔疾书,揭开了这个古楹联村的盖头。结果浪石村被批准挂牌“中国第一古楹联村”,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利用示范村”,获得国家财政支持。
2014年6月的湖北恩施,第四届中国楹联论坛正张灯结彩,文墨生香。为了此次盛会,邹宗德联手刘宝田,写下了《楹联,下一个文学高峰》,这篇万字论文在楹联界反响热烈。《中国楹联报》不吝版面,一次全文刊登。
邹宗德心中一直有个愿望。楹联文化应该更多地走进大众文化领域,应该有一个良好的传播途径。《邵阳晚报》给了“楹联”一块阵地,让邹宗德主持两周一期的“巧联句”。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这个栏目已经办了十余年,影响深远。2011年5月,《邵阳日报》打造了“水府品联”专栏,请邹宗德品评邵阳历代名联。2018年,《邵阳日报》开辟了“邵阳名胜楹联”栏目,由邹宗德组织文人墨客为邵阳名胜撰写楹联,吸引了许多楹联爱好者,加深了人们对楹联文化、地域文化的认知。邹宗德在“水府品联”专栏所写的108篇文章,结集为30万字的《邵阳历代名联鉴赏》,列入《邵阳文库》丛书出版。邵阳电视台也为他开辟了专栏,专门讲述邵阳的楹联文化。邹宗德一路走,一路写,两行文字,满目珠玑,或悬于市井,或张扬于名胜古迹,或见于书籍报刊,多次摘取中国楹联界的年度最佳作品奖。他题长沙白沙古井公园茶艺馆联“一园月色和茶煮,万古泉声带韵流”,甚至被人当作古对联引用,成为一时之美谈。
邹宗德是楹联创作高手,也是楹联理论的专家,更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布道者。《对联散论》《对联快速入门》《楹联知识读本》都是他的授业解惑之作,对联理论甚至被纳入邵阳学院的《实用大学语文》,将莘莘学子领入了楹联创作的大门。
为了传播楹联文化,邹宗德到处讲学。仅隆回一县,26个乡镇都有他的足迹,几乎每个学校都有教师听过邹宗德的对联课,当过他的学生。他在隆回二中教过五届对联兴趣班,培养了大批楹联爱好者和传承者,许多老年朋友也加入探讨和创作,楹联文化成为隆回梅山文化中的又一个文化特色。邹宗德说,他不仅要写更好的对联,还要教更多的孩子,因为孩子才是文化传统的未来。
“名茶雪煮香穿石;大麓云飘醉入壶。”这是邹宗德为岳麓山穿石坡临水阁所题的联。他的楹联便是临水阁的茶,不但香透了穿石坡,也使隆回、邵阳乃至湖湘大地,焕发出馥郁芬芳。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