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书画 吴冠中 收藏 专访 北京 上海
 
  主页 > 艺苑评谈 >
 

自媒体上的考古圈亮点十足

时间:2022-03-14 11:5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韵 吴宜洁 点击:

  北大文物修复员的办公环境是什么样子?3000年前三星堆的手艺人到底怎么制作出精美的金面具?文物大省河南省的考古队领队每天都在挖什么?……一个个有亮点、有趣味的考古相关的热门话题牢牢吸引着大众的视线。

  这些话题的发起人,并不是官方团队,而是活跃在各大网络平台的自媒体账号。如今,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达推动了自媒体传播的大发展。在这样的信息时代,对于考古热点,无论是业内还是业外,普通的个体也能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声音。

 

 

  业内人士利用自己的第一手资料为公众掀开考古、文物工作的“神秘面纱”。他们积极活跃地展示自己平时进行田野调查、考古发掘、文物修复、博物馆策展等方面的工作,用专业的知识对于相关知识进行解读和科普。同时,直面广大网友们对于本行业的诸多好奇和猜测,为大家拨云见日。这个过程中,也轻松打破了人们的刻板印象,不知不觉之中拉近了“考古这件事”与大众的距离。比如b站的up主“王乐仙”,现实中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从事文物修复的工作人员。人们在他创建的“我在北大修文物”视频系列中,可以看到他的办公环境、各类文物的修复过程、北大文博在读学生的实习地等。再如微博的博主“考古队小队长”,现实身份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队的领队。他时不时分享自己的考古发掘日常,诙谐地科普一些专业知识,考古发掘现场也变得有趣起来。

  业外的人们,则更多从自己兴趣出发,灵敏地发现富有价值的传播点。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以别出心裁的方式进行趣味解读。往往紧跟热点,另辟蹊径,做出的成果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此外,因为他们的关注点不局限于专业人士的研究点,时常剑走偏锋,“顺路”有所新发现。比如,颇有名气的手工区up主“才疏学浅的才浅”,以制作游戏、动画中许多经典道具走红。在2021年他连续复原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黄金面具和金杖,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他猜测古人在当时的条件下可能采用的技艺,尽可能还原制作过程,复原成本也是高达数十万,因此过程很是抓人眼球。此外,他还发现了平时容易被人忽略、古蜀人制作金杖花纹时的细节,这些或许还能为专业的研究提供思路。

  业内业外的人们发挥了各自所长,通过自媒体的传播方式,满足了公众们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使得这些文博话题背后的文化内涵更具吸引力。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真正能受到公众的欢迎的自媒体账号,并不是靠哗众取宠地快餐式输出,而是往往结合了专业度和趣味性。他们自身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在内容制作时,还会对背景知识进一步了解。在形式上,力求转化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且易于传播。比如,up主“悟空的宝箱”之前以讲述上古神话传说为主,2021年也开始做考古遗址知识的传播,讲解殷墟遗址、良渚遗址等,收到了网友的不少点赞。他的讲解风格平实有趣,脉络清晰,而且非常注重细节描绘,在视频中做了很多指示线、图标,很是方便观看理解。这反映出他制作内容时,秉持了认真考据的态度,查阅过大量资料。

  流量的时代里,只要有亮点、有独特性,个体发布的内容,就有可能引起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形成有效传播。来自业内业外的自媒体,发挥着各自的优势,有态度,有创新,让一个个热点更加精彩纷呈。

  (作者:李韵 吴宜洁,分别为本报记者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品读山水画手卷时,我们读到了什么 下一篇:经典绘画中的女性之美
   
  特别推荐
龙年新春将至——说说故宫里造型各异的龙
“亦师亦友”黄山情
博物馆展览的结语,缘何让人怦然心动?
重视文人画论,看到笔墨里的生命状态
中国画是审美追求更是生活态度
传统画廊的转型之路怎么走?
没有颜色却惊艳至今的绘画
流落日本的14件中国书法真迹
《丝路山水地图》:到底是“地图”还是“绘画
最养人的八个字,你有几个?
 
  本月热点
曾翔的硬笔书法,怎么样?
三步造就“成人漫画”出版链条
蔡国强:面对艺术史,我正在开启
年俗里藏着考古发现
史上最能书善画的皇帝是谁?
点评世界五十大博物馆及其镇馆之
齐白石的知己:徐悲鸿
如何衡量花鸟画的价值?
卖的是纸还是艺术?当代中国画坛
5000多年前玉琮神像一直被模仿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