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通过家书展现文学思想和艺术水准,是文学自觉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魏晋家书内容中的文学观念,以及形式上的书法表现,对后世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展现出极高的文艺价值。
魏晋文学理论大为发展,魏晋家书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魏晋家书中的文学批评以陆云为集大成者,他在与其兄陆机的家书中对文学及其相关问题广为探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观念,不仅直接影响了两人作品的最终呈现,而且为文学繁荣和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文章创作理念上,陆云认为文章创作应当主“情”,要以“深情旨远”为审美宗旨,做到“附情而言”“先情后辞”。
这一观点的提出,引发文学界诸多理论家对文情关系的讨论。
陆机改变以往儒家倡导的“诗言志”观念,着重关注创作者的审美情趣,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的观点;南朝刘勰继承“先辞后情”的观点,在《文心雕龙·物色》提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萧统也说“诗者,盖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指出诗文应由情志而发。
“像清、虚、朗、爽、简、远、达、韵等,即为常用的品藻术语。这样一种审美标准和艺术趣味,除转化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观点外,还直接影响到诗、文创作风格的走向”。
如刘勰在陆云的影响下提出“铭意裁辞”“风清骨峻”两种学说;钟嵘承继陆云的“清省”观念,在《诗品》中将诗风划分为“清奇”“自然”“洗炼”等二十四个种类,并以“清”为标准对诸多作品进行赞誉,认为张协“文体华净,少病累”,陶渊明“文体省净,殆无长语”。
在诗文创作上,南北朝时期流行山水题材的诗和散文,文人把清谈的审美特征和创作技巧放置于作品之中。
通过山水创造意境,吟咏情性,形成了一种通脱自然的文风,造就出像陶渊明、谢灵运等一大批追求清新平易、诗境空灵的诗文大家。
再如论说文吸收了清约、旨远的艺术原则,对玄学的阐述更有理论深度,章法严密,言约义丰,甚至连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小品文也“短而隽异”,“幅短而神遥,墨希而旨永”。
正是在此基础上,历代学者经过不断的探讨和总结,才有了古代文论这一学科的建立。
到了当代,不少学者依然秉持着严谨创新的科研精神,在这些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并将其运用至文学艺术等多门学科。
魏晋家书作为书信文体中的一类,除了文体功能和文体形态外,还从题目命名、辨体理论两方面完善了书信文体体系。
从题目命名来看。
一般来说,书信写作不加题目,但为了便于对各类书信加以区分辨别,辑录者会在辑录过程中给每封书信拟定题目。
从严氏所辑录的魏晋家书来看,以“书”为题的家书题目类型分有15种,共计122篇,约占魏晋家书的总数之半。
结合书信原文可以发现,严氏在辑录这些家书的过程中,是根据不同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来对每篇家书加以命名。
如在辑录王导的《与从子允之书》时,严可均在文章最后引《晋书·王允之传》“时允之以父忧去职,既葬,除义兴太守,不拜,导与书”,注明此书的写作背景,并以此定题。
这种方法既有效保留了历史,又创新了题目形式,不仅可以直观地显示出文体的功能和用途,而且便于后人对家书文体题目类型的归纳和整理,从而完善私书的文体体系。
值得说明的是,在这些以“书”为题的家书题目类型中,出现了一些与前代公文一致的题目,如“报XX书”“遗XX书”“谏XX书”等。
这种情况主要是源于魏晋时期文体类型多样,书信与其他文体有机融合从而促进了交叉文体的出现。
与秉公写作的公文相区别,这些书信符合刘勰的“尽言”“心声”之说,体现了家人之间的浓厚亲情,当属家书一类。
这种情况在家书的其他题目类型中也多次出现,如书信与戒、诫、敕、令等文体相结合,形成了像《戒弟伟》《敕外亲刘斐》《令世子》等这样新的题目形式。
从辨体理论来看。
魏晋时期以曹丕和挚虞为代表的辨体观念逐渐趋于成熟,并对后世书体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基于前人的阐释,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中提出:“故书者,舒也。舒布其言,陈之简牍,取象于夬,贵在明决而已”,“详总书体,本在尽言;言以散郁陶,托风采,故宜条畅以任气,优柔以怿怀,文明从容,亦心声之献酬也”。
刘勰认为“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一切书写在简牍上的文字,狭义则是指抒发内心情绪、带有个人情感的书信。
之后明代吴讷在《文章辨体》中又对“书”的含义变迁作进一步梳理:“昔臣僚敷奏,朋旧往复,皆总曰书。
近世臣僚上言,名为奏表;惟朋旧之间,则曰书而已”,他将私人书信与公牍文书在概念上作严格区分,并将“书”的使用范围限定为朋友交际往来的私人信件,首次从理论上明确了“书”的“书信”含义。
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将“书”体的应用范围划定在“用于亲知往来问答之间”,继承吴讷“每体自为一类”的文章分类观,对“书”体的文体分类和写作对象作进一步完善。
首次从理论上概括私书包含家书和友人书两种类别,明确了“书”体信息传递的功能和价值。
当代对“书”体的划分由古代理论不断发展而来,根据对象、内容、邮递方式等形式将书信划分为多种类型。
同时,当代学者在对家书的收录整理的过程中,对家书的分类同样延续并发展了严可均的分类方法,根据人物或内容分类,开头注明写作背景,结尾进行补注说明。
在现有的家书收录著作中,魏晋家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都足以见得魏晋家书在书信史上的重要地位。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玄学兴起,很多文人面对黑暗的现实放弃了对名教的追逐,转而选择归隐山林,寄情山水,并将对风流气度的追求展现在书法之中,从而产生了诸多有名的书法作品。
这一时期,书法作为人物品性的反映,“依附于书体演进而发展”,不仅草书逐渐发展成熟。
而且由隶书衍生出了楷书和行书两种书体,更有王羲之潇洒俊逸的人格之美使书法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成为历代学习书法艺术的典范。
王羲之晚年时,毅然辞去职务回归自然,这种自然率真的性情通过他的《杂贴》便能一目了然。
在他的传世之作中,《豹奴帖》是其仅存的一幅章草书。
帖中用笔沉稳,线条转折棱角分明,凸显了他百折不挠的坚强品质;字体结构有方有长,在变化中相互协调;起笔、收笔之间还保留了隶书的踪迹,从中展现了王羲之古朴自然的气质,体现了魏晋时代的士人精神和社会风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虽然同时期内有崔瑗、张芝、索靖、皇象等诸多章草名家,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的草书作品都不具备有典型性,而王羲之的《豹奴帖》则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王羲之的草书代表《十七帖》,“是煊赫著名帖也”。其中第八帖《瞻近帖》是王羲之写给妻舅郗愔的一封书信,其字体形态顿挫有致,俊逸灵动。
在古代书画交易中,商人们通常根据作品的真伪、尺寸以及保存状况等综合因素来决定作品的价值,虽然这种做法为文人藏家所不屑,但为我们了解当时书画交易的真实面貌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在明朝著名收藏家项元汴所记录的藏品价格中,对比于“《怀素自叙帖》千金”“《赵孟书道德经卷》七十金”等,“《王羲之瞻近帖》二千金”可以看出王羲之此帖艺术价值之高。
王书书风“尚韵”,笔法精致,美轮美奂,在运笔起收、顿挫转折等方面为后世创立了致高的书法准则,为历代文人书家所推崇。
其法书刻本流传甚多,后世各类风格的书法家皆可在王书中寻其踪影。
王书对当代艺术同样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创作者只有在作品中赋予情感,才能使作品出神入化,震撼观者。
此外,杂贴也不再仅仅限于自身书法艺术的价值。
后代法书刻本的流传,使得字迹学、辨伪学和书法艺术等多门学科也随之兴起,在各学科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