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个人装饰品与先秦最大的不同是大量祥符题材的出现,除了我们在前面叙述过的厌胜佩,各种有祥符寓意的小兽也十分流行。
制作小巧的动物用来穿戴并非汉代才开始有的风气,史前先民就擅长肖生玉器,商代也有用绿松石和玉制作的小鸟小鱼,一般都有孔,或是用于佩戴,或是钉缝在织物上作为装饰。
西周杂佩上穿系有很多具象的小蚕、小鸟,个体也都小巧精致,惹人喜爱,带有世俗趣味。
但是直到汉代,用玉和其他半宝石材料制作的小动物饰件才与具有护身符意义的民间信仰联系起来,我们在前面讨论过这些题材的出现与汉代流行的仙道思想有关,它们与先秦那些对应社会等级的饰品不同,更多的是奢侈的目的和辟邪的意义。
西汉有祥符题材的小动物串饰。项饰出土时置于墓主人(女性)胸前,由28件坠饰和珠子构成,最大者1厘米左右,材质有金、玉、玛瑙、琥珀、我瑁等,形制有珠、管和双胜、辟那、鸡、鸭、壶等各种坠饰。
西汉 串饰 扬州博物馆藏1996年江苏扬州胡场汉墓出土
串饰出土时位于胡场十四号墓墓主的胸部,共28件组,为生前佩戴的项链。由金、玉、玛瑙、琥珀、玳瑁等材料制作成珠、管、胜、坠、壶及辟邪、鸡、鸭等形状的小饰品,再穿缀而成,每件小饰品皆有极细的穿孔。两件金壶本已极小,其上还饰有金珠并镶嵌宝石,具有近东及西方金器风格;玛瑙辟邪虽极细小,但制作工整,形体准确;玳瑁鸡、鸭则利用天然质地纹路表现禽类毛羽,巧雕工艺已然成熟。胡场汉墓所在区域是西汉时广陵国高等级墓葬的聚集地,墓主均可能与当时的广陵王室有往来。
扬州博物馆藏的这件西汉玉串饰好可爱啊。每件1厘米,共9件,材质有和田玉、玛瑙、琥珀、煤精……读到介绍说估计是由边角料加工的。
水晶兽 汉 国家一级文物临沂市博物馆藏
经过测量和鉴定,这件水晶雕刻兽高2.3厘米,长4.0厘米,制作年代是东汉时期,采用白水晶雕刻成一只俯卧小兽,缩颈拱背,四肢屈踞;腰部有打孔,应该是墓主人所佩戴的一件饰物。
石雕兽 汉临沂市博物馆藏
其中金质小壶有宝石镶嵌,工艺和造型具有罗马金器风格。绿松石小羊和小鸟出土于广西合浦汉墓,这些实物的出土反映出汉代祥符小动物的题材在地域上的广泛分布和流行程度。
这些小饰件一般个体都很小,制作精美,题材丰富,除了玉,还使用玛瑙、水晶、琥珀、煤精、玳瑁等各种半宝石,以及玻璃和金银等贵重金属制作,常见的题材有辟邪、羊、鸟、鸡、鸭、龟等,这些具象的小动物与形制抽象的工字佩、双胜、其他坠饰以及珠子搭配在一起,穿系在腕饰和项饰上,色彩丰富跳跃,富于节奏变化,充满世俗情调。
琥珀兽 汉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
江西入藏过一位土豪,人称刘贺,又叫海昏侯,此人多金但不庸俗,虽然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金银珠宝,但,上边这件和吴白庄同款的琥珀萌兽也是他生前的最爱,可见他的个人品味还是不错的。
这只金色的琥珀兽,不仅造型与吴白庄兽型坠饰相似,腰部同样有穿孔,说明这是汉代流行的一种配饰。它出土自海昏侯刘贺内棺,可见是古玉虫海昏侯特别喜欢的一件饰品。
土豪家的孩子,自然待遇也差不了。2018年,在刘贺早夭的长子刘充国墓中,再发现了一大一小两只琥珀兽。不过比老爹刘贺更土豪,这两只的材质,是血珀。
如此成色的血珀别说在汉代,就是在今天都是“壕无人性”。刘充国小朋友小时候的玩具可谓是尽享荣华富贵了,只可惜十几岁就早夭了,看这墓葬规格也知道刘贺有多么伤心。
古别急,这还没完。2003年,在王羲之故居发掘的洗砚池晋墓中,也曾出玉虫土俯卧兽状坠饰,黢黑锃亮,为煤精质地;而且不是一只,是三只。
一号煤精兽,只在嘴上有孔;
二号煤精兽,嘴上腰上都有孔;
三号煤精兽,不走寻常路,比起其它都像熊的,它更像只羊。
这些题材大多写实,其中羊的题材在后世一直延续至今,“羊”通“祥”,“龟”同“寿”,这大概是它们备受喜爱的原因,而鸡鸭一类的家禽多有民间情趣,尤其具有感染力。
(图文源自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