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北京 专访 吴冠中 上海 黄金时代 书画
 
  主页 > 艺苑评谈 >
 

从“约翰·莫尔绘画奖”看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认识、相互理解

时间:2025-03-04 11: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消息 点击:

中新网上海3月3日电 (记者 张亨伟)3月2日,“第八届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作品展”在上海外滩久事美术馆开幕,共展出100件获奖及入围作品,展现了中国当代绘画的多元生态。

  当晚,主办方揭晓了本届大赛的获奖名单:艺术家刘泽群凭借作品《存在NO.13》荣获一等奖,该作品通过黑白器物的符号化重组和极简构图,深刻探讨了工业文明中的人性困境。同时,王叔重获得“当代水墨奖”,胥涵卓、林兆乐、李莉琴、孙源四位艺术家则荣获优秀奖。

  约翰·莫尔绘画奖是1957年创办于英国的绘画赛事,自2010年起被引进中国,每两年举办一届。本届赛事共吸引了来自全国的2075件投稿作品。

  今年大赛在延续往届奖项设置的基础上,首次增设了“当代水墨奖”,成为传统绘画媒介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评委会主席路易斯·毕格斯表示:“今年约翰·莫尔绘画奖终于实现了‘水墨奖’的设立,这引发了国际评委与中国评委之间的热烈讨论,并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和拓展对绘画的认知。因此,在评选过程中,评委们希望看到各种形式的水墨作品,在跨文化、跨国别,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表现和发展。”

  作为此次评奖的中国评委之一,被誉为当代水墨艺术开拓者的王天德坦言:“评选过程也是东西方艺术家相互认识和理解的过程。”他提到,有一件作品在评审中引发了中西方评委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讨论,但最终大家还是将各自的观点融合在了一起。“我想对中国的当代水墨而言,刚刚迈出了一步,其实不仅仅是水墨,我们可以把水墨变成油画,也可以把油画变成水墨,它都是在一个平面中呈现的一种个人精神。”

唯一入选的数字艺术作品。中新网记者张亨伟 摄

  此外,本届大赛还首次入选了一张数字生成的艺术作品,这在往年的比赛中从未出现过。赛事理事凌敏表示:“对于这张作品,评委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最终,英国评委一致认为,既然大卫·霍克尼可以用iPad作画,那么中国的艺术家同样也可以。其实,对于作品而言,艺术家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这件作品的入围也为人工智能、新技术时代艺术的发展保留了一扇窗。”

  事实上,中国艺术以形写神,西方艺术以形写意;中国艺术讲究境界,西方艺术注重写照。“在审美上,中国艺术强调澄怀畅神,西方艺术注重体验感悟。与过去不同的是,在人工智能异军突起的当下,东西方之间的异同已经不再那么泾渭分明了。”凌敏说。(完)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书法,中国人最美的信仰! 下一篇:观长信宫灯 窥西汉风云
   
  特别推荐
观长信宫灯 窥西汉风云
从“约翰·莫尔绘画奖”看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认
书法,中国人最美的信仰!
宋画十大家,画史巅峰之作
三十幅绝美兰花图, 三十种风情!
古代经典山水画50幅,太养眼了
国画欣赏丨唐诗意山水图册
画境与禅境:苦瓜和尚的笔下神通
煮雪烹茶,听雪敲竹,书画家的冬天亦浪漫
画说冬至丨雪竹,落墨成韵,存在即美
 
  本月热点
曾翔的硬笔书法,怎么样?
蔡国强:面对艺术史,我正在开启
年俗里藏着考古发现
三步造就“成人漫画”出版链条
齐白石的知己:徐悲鸿
史上最能书善画的皇帝是谁?
点评世界五十大博物馆及其镇馆之
5000多年前玉琮神像一直被模仿
如何衡量花鸟画的价值?
卖的是纸还是艺术?当代中国画坛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