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一种巧合,在清明节成为国家首个法定假日的微微细雨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田青昨天做客“上海世博音乐周首场讲座”与“东方早报文化讲堂”时发出了“不能让那些文化遗产烟消云散,要为中国那些亘古不变的东西而自豪”等观点。
这似乎是一句老调重弹,事实上,这样的话永远是振聋发聩的———到底有多少人为中国那些亘古不变的东西而自豪呢?
应当说,清明节成为中国人的法定节假日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一个自觉的过程,标志着政府主动对中国传统文化断裂层的修补。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其实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而对于清明与先墓的态度,正可以见出传统中国人对重大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态度。因为清明,想起曾在上海展出的王羲之《丧乱帖》,帖中书有“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先墓”这个词无意中正象征着中原礼乐、象征着中华文化的遗产当时在中原大地备受荼毒。
晋室渡江前后,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五胡乱华,白骨遍地,礼崩乐坏,几乎是中华民族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而当时诞生的《丧乱帖》正是一个隐喻,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人物的悲欢,就像后来的蒙古屠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南京大屠杀”……中国人何其悲哀———中土大地在羲之慨叹“丧乱”之后,经过了多少丧乱?满清入关后,顾炎武提出的“亡国”与“亡天下”之辨,细细想来,每每让人不寒而栗:“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所谓“亡天下”,从狭义的角度而言也可以理解为中华文化的消亡。
五胡乱华,谓之丧乱,有亡天下之虞,但晋室衣冠南渡,天下终究未亡;南宋灭亡,蒙古入主中原,有亡天下之虞,天下终究未亡;满清入关,有亡天下之虞,天下终究未亡……然而,经过一轮轮数不清的丧乱,习惯于农耕田园生活的中国人不知受到多少苦难,中华文化在故土已被压抑摧残得奄奄一息,以至于伪儒乡原遍地,到“文革”十年浩劫之时,揭批争斗,毁坏文物,令人目瞪口呆……但人还是得活下去,无论是怎样的苦难。
留给活下去的中国人的,是一个巨大的文化断裂带。
在台湾被称作“外省人”的马英九前几年面对愈演愈烈的“台独”曾说出“我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这句话来,其中很有一种深意———在如今,有多少人意识到“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呢?
田青昨天接受早报记者采访的一句话同样也是异曲同工:“我们现在的社会就像一个拼命奔跑的人,为了物质进步,我们慌不择路,一边跑,一边丢东西,等我们跑到终点,不但发现爷爷奶奶偷偷塞到我们贴身口袋里的祖传宝贝都丢掉了,而且成为一个赤裸裸的‘现代人’,忘却了自己是中国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论其经济发展如何,如果对于自己本来的文化多持轻视或断裂的态度,自己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心,自己不把自己当回事,那么,是很难让别人也当回事的。
孔子让其弟子谈理想时,惟独曾点说到“暮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才喟然叹道:“吾与点也”———所谓微言大义,中华文化的精华与平易的家居生活相关,与“真善美”三字相关,见于陶渊明,见于晋人行草、宋元山水,见于古琴,见于昆曲,见于历史上一直存在的不知“子曰诗云”、不知各种名目纷繁的“主义”,但却真正领会“里仁为美”的最底层朴素善良的民众身上。
就像这个清明,因为有那些近亿“路上行人”冒着纷纷细雨奔波于祭扫与踏青的路上,就有理由让我们相信,中华文化遗产中那些丰富的内涵是会被“路上行人”们一一拾起的。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