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堪称艺术博览会的“金秋”,除了同期在国外举行的各类艺博会,北京、上海两个地标性的艺术城市也呈现了“艺术北京”、“上海艺术博览会”两场盛会。艺术博览会这个“舶来品”经过几年的发展,在中国已经有政府、非政府的大大小小几十个,那么它的发展面貌如何呢?几个重头的艺博会又呈现出什么新的发展趋势?
2008上海艺术博览会成交量缩减
为期5天的“2008上海艺术博览会”日前平安落下帷幕。本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全部观众人数为4.5万人,现场成交量约为4200万元。据上海艺术博览会主办方介绍,今年由于在门票价格上提高了“门槛”,虽然参观人流比往年略有减少,但具有经济实力的高端人群的参与程度却有所加强。而且以往很多观众是把艺术博览会当成是一个美术展览活动来观摩的,而今年的很多观众则意识到艺术博览会是一个艺术品交易的平台,所以大多带着购买收藏艺术品心态和想法前来。他们开始和画廊洽谈、咨询,很明确地表达自己想收藏的意向。
总体上,今年上海艺博会的现场成交量减少。对此,很多中外画廊表示并不意外,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所造成的:整个国际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严重影响了艺术品市场的“买气”;股市遭遇重创,很多资金被套,使很多藏家有心收藏,但无钱购买;目前尚是9月,很多企业因为尚未到年底,整个企业的赢余状况还不明朗,故不敢轻易出手。还有相当多参展画廊表示,他们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的主要目的除了成交量,还是想借机展示画廊的形象与品牌。
艺博会同质化严重
除了关注自己的艺博会,上海艺术博览会宣传部的王安桅对国内几个著名的博览会也都有研究。他觉得,现在国内有各种各样的艺博会,但定位最明确、市场操作最成功的就数几个当代艺术博览会,北京有cige、艺术北京,上海有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当代等。毫无疑问,这些艺博会对一级市场画廊来说作用是明显的,画廊很难投入很大资金去推介自己,而艺博会则是个现成的平台。虽然北京已经有了798、草场地等画廊集聚区,但艺博会的“节日效应”还是很明显的,而且通过艺博会画廊能了解到平时难以了解到的很多信息,比如结识买家,了解需求、了解潮流等。
“但现在的问题是艺博会大多功能比较重叠。”王安桅说,以目前国内几个领先的当代艺术博览会而言,几乎个个都打出“国际化”的旗号或“争做亚洲第一”的口号。其实所谓国际化的标准是很难说的,现在国内的当代艺博会参展的画廊基本还是本地力量,不能说来几家海外画廊就叫国际化。北京的艺博会70%是那几个艺术集聚区里面的画廊,甚至上海、北京两地互相参展的都不多。而就亚洲地标来说,目前在国际上已经打响了“亚洲艺术品的交易圈”的名号,除了日本近几年的艺博会交流比较低调,其他无论上海、北京、香港、台北、首尔等城市,谁想成为当代艺术的中心近期都是不可能的。纵观国内的艺博会,大都抢夺同质的画廊资源。相比国外上百年的艺博会历史,他们出现了很多分流的艺博会,但中国目前“同质化”的竞争比较严重。
艺博会火热画廊举步维艰
今年的上海艺博会已经做了规模性的调整,对欧洲以吸引买家为主,西方对亚洲艺术有兴趣的买家不少。而在画廊邀请方面,以亚洲艺术圈里的画廊为主,因为就作品欣赏习惯来说,彼此比较能接受东方艺术,成交的可能性大。
王安桅说,艺博会再火热,终究是二级市场,它的良性发展还是要依赖一级市场。但国内的画廊大多处艰难维持的局面,能长期参加艺博会的画廊都是比较一流的,国内艺博会都会考量画廊的资历,代理艺术家的层面等。但一流画廊也就那么几家,于是艺博会变成了“蛋糕就这么大,切进来的刀越来越多”,导致“两支足球队都是同样的队员”。
目前国内画廊大多属弱势,比如一个画廊老板要想贷款很难,“做大”的可能很小。国内很多画廊也没心思做艺术家培养,大多是抢成熟的艺术家,以期赢得发展的资金;画廊的从业人员的素质、经验、国际观等也有待加强,亚洲其他国家的画廊经常参加国际性展览,也许我们的画廊有国际观,但缺乏经济实力,出外一趟高昂的商务成本让画廊望而却步。
王安桅认为,很多画廊也是很现实的,比如参加一次上海艺博会基本展位费总体在5万-10万元之间,1平方米展位费差不多在1200-1500元之间,包个30平方米的展位就得花销四五万元,相当于好些画廊近半年的月租费。
那为什么画廊还愿意参加艺博会呢?因为他们实在缺少展示的平台。有些画廊算过一笔账,在媒体上投广告是大多画廊都投不起的,如果他们自己做展览,能吸引到捧场的可能也就两三百个人,加上出画册等费用,整体成本虽然比艺博会省点,但也省不到哪儿,而且艺博会能让他们接触买家的机会多得多。但艺博会毕竟只有5天时间,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画廊的帮助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就曾在上海艺博会之外,还搞过画廊邀请展,组织上海画廊赴外办展等。他觉得各地政府也应该采取一些分流措施,让每个博览会承担不同任务,展示不同特色。
艺博会追打“专业牌”
就cige、艺术北京、上海当代等几个定位类似的艺博会而言,除了在邀请参展的画廊规模、成交量等方面一别苗头之外,在“谁更引领艺术潮流”方面也展开角逐。引用cige总监尤洋一句话,现在的艺博会做得更像双年展,而双年展更像艺博会了。追求专业性,凸显自身引导艺术潮流的功能,也是近几年的国内艺博会逐渐完善的功能。
比如刚结束的艺术北京,就不以现场成交量做卖点,而是强调了他们主持的两个论坛。一个是“影像作品专场及论坛”,一个是内涵更广的“艺术与城市的关系”的讨论。
在“影像艺术”论坛上,中外专家汇聚一堂,把目光对准了新兴的摄影艺术市场。通过十几年来的发展,眼下中国的艺术家开始真正对摄影感兴趣,像王庆松、缪晓春、洪磊、海波等一批艺术家都开始关注中国摄影史,也开始尝试用不同的相纸,不同的摄影语言。但中国的拍卖市场一共拍卖了三次影像作品,拍卖的结果是一次不如一次,这让很多国内摄影人看不到希望。
对此,美国资深策展人judith florence keller认为,美国的市场也是逐渐发展的,中国摄影市场的发展已经是非常快的了。美国也是一开始从画廊中出现影像作品,之后在1970年的时候,开始出现一些影像的拍卖。美国博物馆一般设有亚洲艺术部和美洲艺术部,现在西方正在关注中国、日本、韩国摄影家的作品。
在“艺术与城市”的论坛板块,上海嘉定区区长孙继伟认为,建设艺术性城市,除了从城市的硬件方面考量,更重要的是从城市的软件方面考量。从艺术家的集聚力量看,上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上海,无论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是亚洲重要的城市,它几乎集聚了中国近代史上所有的名人,但如今上海文化人的集聚度,已经降到100多年的最低,陈逸飞死了之后,绘画界的艺术家不见了,巴金死了以后,文学界的艺术家不见了。如今的北京,除了是政治、经济中心外,也是艺术的中心城市了。
与会专家认为,北京如果要成为亚洲的艺术中心,应该借鉴美国学者的3t理论——技术、人才、环境,学习美国怎么成功地把西方艺术中心从巴黎转移到纽约的。美国有它自己的一些办法,首先,它打造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也就是波洛克;其次,它创造了抽象表现主义,而后在抽象表现主义基础上,各种流派都是由美国人提出来的;第三,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推广美国艺术,建立了很多博物馆来发展美国的艺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