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我9月7日刚刚站到沪申画廊门口的时候,还是被门口的“杂货铺”给震了一下,有那么零点几秒钟我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在上海最奢华的地段最昂贵的楼层出现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杂货铺。这样的置换对我来说还是起到了震撼作用。
震撼之后呢?是一个幽暗的入口,进入了一个类似博物馆的地方,那些所有的日常用品都被当作尊贵的文物一一陈列,然后在画廊的不同角落你会看到一些影像,所有的影像都是某杂技演员在试图用这些杂货铺里的货物做杂技表演。说到这里,其实我已经基本透露了所有情节,比看展览小册子简洁易懂多了。
当同去的美女要求解释的时候,我不得不动用一个业余观念艺术爱好者所有的储备和想象力来解释。为了在美女面前显示自己深厚的“学术素养”,我一下给出了5种可能:日常用品的神圣化,暗喻作者对平淡生活、粗茶淡饭的一种礼赞(只有有钱人才有这个资格去礼赞)。
一次性塑料制品是杂货铺的主打产品,也是世界对中国主要印象之一。用中国特有的杂耍表演玩弄这些物品,有一种中国人的自我嘲讽的感觉。
对画廊本身的一次调戏,展出一钱不值的东西来引起大家对艺术品本质的思考。探讨杂技和日常生活物品结合的可能,杂技也要与时俱进。
对比杂货铺和博物馆物品摆放的疏密程度,以及其价格高低之间的关系。在我胡编乱造一通狂吹之后,美女终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离开之前还不忘赞叹一下这位艺术家先生思想之高深莫测,画廊之别出心裁。
其实我最关心的是这个被买断所有货物的杂货铺老板,对于他来说这样的遭遇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我不知道他拿了这笔钱是继续开杂货铺呢,还是转做其他行当?他如何理解艺术家对他的“整体买断”行为呢?一个十足的傻子?多金富人的脑残行为?老天对他的恩赐?他会来看这个展览吗?他如何向他周围人解释自己的这一遭遇?
其实做一个杂货铺老板的纪录片我觉得更有意义。可以说,举办这样一个展览对于观众来说可有可无,真正受到触动的应该是那个杂货铺老板。这一次,艺术以一种突如其来的方式袭击了他,让他措手不及却又沾沾自喜。只有在这一点上,艺术才真的影响了普罗大众(也包括那几个杂技演员)。
(林明弘个展“一日之别” 9月6日-10月20日,外滩三号沪申画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