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收藏 专访 上海 北京 伦勃朗 收藏,书法,绘画
 
  主页 > 艺苑评谈 >
 

清朝两代帝师翁同龢之后翁万戈:守者!藏者!

时间:2009-01-02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翁氏家藏第六代传人翁万戈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这一年,翁万戈成为翁氏家藏第六代传人。此时的继承人对革命的洪流还一无所知:他不过是个不满两岁的孩童。


  之后近三十年时间里,这个继承了翁家綵衣堂、墓地、丙舍及一切家藏文物的孩童,在历史的动荡中迅速成长起来:四岁入私塾,十二岁起受现代教育,十八岁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二十岁赴美留学,获工程学学士和硕士。


  1948年秋,在美国工作和学习了十年后,翁万戈再次回到中国。风云变幻的形势迫使他为守护藏品做出决定:将家藏迁移至纽约。于是传承过百年的一批翁氏家藏从天津运到上海,再从上海转至纽约。


  辗转近一个月的家藏,于当年十二月到达纽约,之后的六十年中,这些流淌着翁氏血脉的书画,从繁华的纽约,到静谧的莱溪居,它们安静地旅居于异乡,等待着历史的一声叩问。


  这一等就是六十年。六十年后的十二月,翁氏家藏漂洋过海,重回华夏。


  翁同龢家藏书画珍品展的开幕仪式上,当年肩负家族“守藏”重任的年轻人,已是满头华发。说到重归故里,这个年逾九旬的老人一度哽咽。


  “我不是在收藏,只是在保管。”翁万戈自谦地说。


翁同龢  一笔虎


  也许在他心中,他的五世祖,曾经站立在历史的风口浪尖,注视着中国前行的两代帝师翁同龢,才是完善了翁氏收藏的真正藏家。


  时光倒流百余载,当年的翁同龢留驻京城为官。从任职之始,到离职之日,翁同龢常流连于宣武门外西南角的琉璃厂。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古董商,书画古玩吸引了这位两代帝师的目光。对于颇有意趣的作品,翁同龢常要求借回家细观:作为一个清廉的官员,他常“望画生叹”。四十年的京城生活,翁同龢赏玩过的字画如过江之鲫,远远超过他的购买之力。同治四年,为了一幅王翚所作的《长江万里图》,翁同龢几乎“典屋买画”,如今,这幅长卷正展于中华世纪坛,画中栈道连云,城郭相望,大江东去。


  翁同龢所收字画,全部遵循了中国画鉴赏的习俗,主要源自董其昌的文人画。《长江万里图》的作者王翚,便是实践并且光大了董其昌的画学主张,位列明末清初“四王”之一。


  与王翚同居“四王”之列的,还有王原祁,这是翁同龢极为喜爱的画家。王原祁是江苏太仓人,太仓就在翁同龢的家乡常熟边上,江南的温润滋养了二人的心性品格。翁同龢所收藏的《夏日环山图》,是移居京城为官的王原祁思乡之作,从右侧的题款看,当时的王原祁非常想念家乡太仓温和的气候。想必翁同龢在京城居住之时,每每敞开此卷,思绪也会随画作南下,游离于江南夏日的湿润空气中。


  生活在纷繁京城的翁同龢,除却思念清秀迤逦的江南山水,也常感怀已逝故人。他收藏了明末清初大画家陈洪绶的《三处士图》。卷中这三种只在严寒开放的花,象征着中国历史上三位传奇的隐士:诗人陶渊明放弃官位回到家乡,采菊东篱之下;文人林逋不娶,以梅为妻;赵孟坚为宋宗室,他的水仙图卷被看作是自我修养的隐喻。


  这种隐逸的理想,这种逃离尘俗追寻自我的情怀,也打动了历经官场沉浮的翁同龢,但对于此画,翁同龢更多地表现出对亲人的追思,他写到:“此三友图,道光己酉(1825年)先公得之吾邑沈氏;喜诵其诗,常以自随。先公卒,吾兄玉甫(翁同爵)携之入湘入鄂。”翁同龢在1890年跋中记述到,他扫墓归来,把这幅画带了回来。每当展开画卷,就忍不住落泪。书画维系着翁同龢内心隐含的种种感受:怀乡之心,至亲之情,出世之意。


  多年后,继承了这幅《三处士图》的翁万戈,在先祖感怀欣赏的基础上,对翁氏家藏中格外推崇的陈洪绶进行了理论的研究。他所著《陈洪绶》一书,1997年出版发行,之后获国家图书奖。翁家六代人的精神寄托,在厚重的三卷书中实现了另一种升华。


  翁万戈说:“如果没有这些收藏,我不可能深入研究中国书画和孤本。”这些家藏深深地影响了翁万戈的人生:在美国生活的六十年中,除了对家藏珍品的悉心呵护,翁万戈也致力于电影、诗歌的创作以及历史研究,深入浅出地向西方观众介绍中国历史。


  对于此次展于中华世纪坛、名为“传承与守望”的翁氏家藏书画珍品展,翁万戈说,他没有收藏,只是在守望。守护这些藏品,已是他毕生责任所在。“守望到我这儿来了,这个我负责。”


  时光悄飞逝,翰墨永流传。守者与藏者静立于历史两端,他们之间,绵延着翁氏家族的文化传奇,以及上下五千载永不消逝的文人情怀。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齐白石后人追索著作权纠纷二审开庭 下一篇:“80后”艺术青年的青春市场
   
  特别推荐
行书怎么可以写得如此秀丽!
从徐悲鸿、冯法祀、冯相成的艺术成就看中国油
墓志源流与形制演变
魏启后先生谈书法
简而不陋,得意忘形:评中国梵高陈子庄的绘画
故宫馆藏七件清朝书法欣赏,幅幅精品
「宣德十年」朱瞻基的审美观|上海嘉禾2021秋
宋代画坛高手如林,山水画更是一座文化高峰
书画界两位泰斗明争暗斗起来,简直是昏天黑地
曾翔的硬笔书法,怎么样?
 
  本月热点
年俗里藏着考古发现
5000多年前玉琮神像一直被模仿
蔡国强:面对艺术史,我正在开启
齐白石的知己:徐悲鸿
史上最能书善画的皇帝是谁?
三步造就“成人漫画”出版链条
点评世界五十大博物馆及其镇馆之
如何衡量花鸟画的价值?
卖的是纸还是艺术?当代中国画坛
书法家的社会责任和艺术品格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