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很长时间里认为中国文学多半是感伤文学,至少现在我还这样认为。就书法来讲,经典的传世之作中充满着幽怨与哀痛的情愫。王羲之的《兰亭序》有“不知老之将至”、“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等类语句,是由对人生的感悟生发对书法创作的情感宣泄。王羲之创作《兰亭序》之投人以至次日酒醒,见有涂划处复录之却是不能,方知感怀之作无法复制。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好似秃锋枯笔写就的是满纸悲愤的男儿泪,其中“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等,其情其景,可见颜真卿的忠心报国和侄儿血洗沙场的悲壮,于墨迹所表现的力度形如刊石。然苏轼的《黄州寒食诗》令我们见到的竟是一代文豪官场失意的凄凉,其“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之句似乎预示着自己的政治生命正如死灰一样毫无希望。
情感是书法创作的主导因素,然羲之何以至于“丧乱之极”?从《丧乱帖》的文中也许可以得知,其感伤痛苦之情乃因先墓再遭荼毒,以至于嚎啕大哭,几乎“痛贯心肝”,其痛苦之情怎奈何得了,这世道之乱以至极点,其痛苦程度之深如同利剑穿透心肝,因而书罢已是哽咽之极。从文中的一些语气词重复使用来看,王羲之的痛苦已经不是语言所能表达的。其“顿首”的运用前后呼应,这在羲之的信札里较少出现,然“痛”字出现两次,“奈何、奈何”也出现两次,其中“极、荼毒、摧绝、心、深、哽”字句更是全文的泪之珠串,令人感怀。
我们从墨迹中所见到的前4行上半部分的凝重中略带迟疑、拙朴的用笔正是“痛贯心肝”哽咽之处,不仅加添了全篇的视觉冲击力,更配合后4行的5组连笔看出王羲之情绪波动之大到极其动荡。“毒”字线条加粗夸大,似乎有意在表达一种哀思。我想象不出用什么样的文字来说明羲之在这里所流露出的“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之类的心情。从“哀毒益深”四字,或可窥见羲之的悲痛情绪不只是因为祖坟被毁,更有对国家破碎的忧国忧民之痛!从“奈何”到“感哽不知何言”的收笔处,再次看到羲之的伤痛已是泪眼朦胧。
人们对身逢乱世面对亲人死离伤别乃至家国破碎的场景无不伤痛落泪。从人情事理上去读《丧乱帖》,我们更有理由相信王羲之的感伤不是软弱,更不是作态,而是有着亡国之痛。
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而王羲之就生活在连年战乱的东晋。东晋时代的中国北方国土大多被鲜卑族、羌族所占领,史称“五胡十六国”(在中国历史上这种局面也是少见的),其中有一个叫石勒的“胡皇”。石勒这个人脑子里只有三件事:淫乱、杀戮、享乐。他对北方汉族施行屠杀政策,堪称魔鬼的统治,这便是历史上最黑暗的“五胡乱华”时期———这可能与《丧乱帖》中所提到的“丧乱之极”有关,王羲之的祖坟就在胡人控制区。
羲之永和十一年辞官,身处乱世,他不仅看不到国家的出路,个人前景更是渺茫,但又试图超越环境带来的无助,借着手中的笔,他试图驱散社会中四处弥漫的一种虚无情绪,他将这种情绪始终带到书法的创作中去,无论信札或文章,总让人看出其洒脱不羁的感情色彩。
王羲之给我们所留下的墨迹历来被称为法帖,他将永远影响着中国书法的发展和传承。《丧乱帖》使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墨迹,更多的是作为一位伟大的书法家、一位七尺男儿的血泪。《丧乱帖》所生发的是义胆忠魂,是由“悲”抒发出“情”的艺术珍宝,故此,我读《丧乱帖》,更被帖中的“丧乱”所震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