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化报
0) this.style.zoom=zoom+"%";'' alt=看详细信息 src="http://www.scart.com.cn/mxx/ascx/view.pic.aspx?vmapid=12&vid=6740&vshowtype=1&vsize=600" border=0>
公共艺术这个概念流行以后,如何理解它的边界和范围?存在着“一大”、“一小”两种误解。
“一大”是把公共艺术的历史疆域无限地放大,公共艺术既然发生在公共场所,那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神庙前的雕塑、欧洲众多的广场雕塑都被一些人包罗进了公共艺术。甚至连中国帝王陵墓前的神道上的“石像生”也变成了公共艺术。
这种不讲前提,把公共艺术概念无限地前置、放大的做法,将会迅速消解公共艺术所特有的价值观,就像过去经常有人拿老祖宗的东西消解现代科技一样:计算机有什么了不起呀?中国的《周易》老早就发明二进位制了!
“一小”则是把公共艺术的作品形态的范围理解得格外小,认为公共艺术就是城市雕塑(这个问题以前已经讨论过了)。
公共艺术在空间上,可以体现为一个场所的概念。但是有了公共场所,是不是就等于形成了可以平等对话、自由探讨的“公共领域”呢?是不是这个场所的所有艺术品都算是公共艺术呢?那可不一定。
以中国的茶馆为例,看起来,茶馆似乎是一个自由谈吐的公共空间,就像阿庆嫂说的那样:“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其实,阿庆嫂这么说,是要竭力淡化茶馆里意识形态的紧张,因为她说这话的时候,正好有人在试探她“春来茶馆”的政治倾向。
中国老百姓都深谙“祸从口出”的道理,许多政治风险都出自口腔,嘴巴管好了,政治就安全了。所以很多茶馆干脆打出“莫谈国事”的牌子,这是在特定政治环境中老百姓自我管制、自我审查的一种规避措施。统治者当然也懂得“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所以对这些民众容易聚集滋事的“公共场所”会格外留意。
不光中国的统治者是这样,国外也有相似的例子。据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说,在17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也发现了咖啡馆里的危险,人们不仅在里面说三道四,还要进行各种辩论,在动荡的形势下,咖啡馆可能成为孕育政治动乱的温床。于是,政府发表文告进行警告:人们自以为有一种自由,可以在咖啡馆或者其它聚会中随意评论和诋毁国家事物,谈他们并不懂的事情,制造和鼓励一种普遍的猜忌和不满。
以上例子说明,“公共领域”也好,“公共空间”也好,“公共艺术”也好,这些“公共”都是有边界的,人们不可以任凭想象无限地往前追溯。也就是说,真正的“公共”是公民社会的产物,而公民社会的前提是人人皆享有自由言论和相互交流讨论的权利。
有了公民社会作为基础,才有公众的文化权利,才有公众参与,才有公共艺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主张把公共艺术无限追溯的理由。
但是“公共”的边界不是封闭的,现在,新的情况又出现了,除了物质实体性的空间“场所”,非物质实体性的网络空间也成为了一种新的公共空间。它虽然在物质实体上是虚拟的,但它可以让人们在这里平等地和他人相遇,自由地交流互动,所以它是一个新的充满活力的意见领域。
我们可以把网络空间视作公共空间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的扩充,那么,现在是不是到了应该考虑网络公共艺术的时候了呢?
(作者系深圳公共艺术中心负责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