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上海 北京 吴冠中 专访 伦勃朗 书画
 
  主页 > 艺苑评谈 >
 

喜欢国骂 陈丹青“最像自己”

时间:2009-07-11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贵阳日报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很多人,都有从文化废墟中走出后四处张望寻找的过程。画完《西藏组画》后的油画家陈丹青也不例外,他有意无意的向西方寻找,找寻民族断掉了的传统之根。

    自1982年赴纽约定居起,期间不知道他何去何从了。新千年回归时他签了清华美院的一张聘书,随着他一起回归的,有记载异域见闻的专业书籍:《纽约琐记》、《陈丹青音乐笔记》。书中围绕着“艺术”,探讨着关于艺术的大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画画?所谓“艺术家”是什么样的人?这种“人”在今天的文化环境里究竟属于哪种人,又何以自处?同往昔国内的艺术家相比,自己的念头有了哪些变化?

    他出去时,强烈的落差袭击了他。回来时感到的仍是强烈的落差。这个自称“顽固的老知青”的人,在相继出版的《退步集》《退步集续编》《多余的素材》《荒废集》中,以一系列的杂文和访谈,谈绘画、鲁迅、民国、教育和岁月等等。他试图以一种全新的话语表达方式,向世人展现他的蜕变,让世人审视那些未经审视就在自己血液中流动的观念。他以不宽容的愤青姿态反抗着绝望。

    陈丹青说“鲁迅先生长得是正好像鲁迅他自己”。这个喜欢国骂的画家兼作家,长得也最像陈丹青自己,连文字都那么像,包括离开时的一纸辞职书。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从无人问津到备受瞩目:中国当代艺术在新加坡 下一篇:一幅赝品画促成张大千与张学良结缘
   
  特别推荐
蓬莱不远——读姜宝林作品有感
又被国家级非遗惊艳到 将绣与画结合的汴绣有
三星堆器物坑这样形成
宋元山水,画家的精神旅程
王希孟的艺术之路与《千里江山图》的当代性价
《咏梅双绝》——蒙高生与李俊和的诗画共鸣
浅谈自身社会稳定下,明代中后期雪景山水画的
茶气墨韵中的生命美学
李宝林是现代山水精神图式的探索者
扬州八怪,“怪”在哪里?(一)
 
  本月热点
曾翔的硬笔书法,怎么样?
年俗里藏着考古发现
蔡国强:面对艺术史,我正在开启
点评世界五十大博物馆及其镇馆之
齐白石的知己:徐悲鸿
三步造就“成人漫画”出版链条
史上最能书善画的皇帝是谁?
5000多年前玉琮神像一直被模仿
如何衡量花鸟画的价值?
卖的是纸还是艺术?当代中国画坛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