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月初,潘家园古玩城邀请京城几家知名艺术媒体以及鉴定家、评论家等座谈,会上有人讲了一个故事,说其熟识的某企业家闲暇之余开始对从未涉及的艺术品领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花费巨资买了一堆在专家看来毫无价值的“艺术垃圾”,但企业家本人却浑然不知。而类似于这样的故事,也是自艺术市场受到关注以来常常不时耳闻并沦为“笑谈”的话题。
比如,2005年一件鬼谷下山元青花瓷罐在海外以约合人民币2.3亿元被一神秘买家收藏后,长期以来并未受到专家以及文物商重视的元青花,突然获得殊荣。而在民间,原本据专家推算存世量仅为300余件的元青花,一夜间遍地开花,有位企业家大量购藏后,还专门为这些“稀世珍品”花巨资修建了小桥流水的庭院。据亲临过的人称,气韵绝对算得上儒雅之极。可惜的是,当该企业家兴致勃勃地邀请专家前来品赏时,原本以为见到“国宝”而兴奋不已的专家,很快便没有了笑容。“满屋子的瓷器几乎看不到一件真品”。
然而,在艺术市场的屡屡挫败,并没有令企业家们望而却步,反而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活跃,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将资金投入艺术领域。比如在今年春拍中,我刊曾多次报道过的新理益集团董事长刘益谦掷金两亿多人民币席卷了春拍市场的多件艺术珍品,再比如上海中邦置业集团董事长卫平不仅频频出入国内各大拍卖场,低调购藏了大量艺术精品,而且于今年5月将中邦旗下的一家酒店改造为艺术酒店,并推出艺术酒店深度营销的思考模式。
不过,像刘益谦、卫平这样本身就已经深谙艺术交易规则并在多年的“涉水”中,不仅身边聚集了资深的品鉴顾问,而且对于他们自身来说,也早已成长为眼光独到的专家。但这些条件并不是每一位希望进入艺术市场的企业家能做到的。大多数还是重复着上文将“艺术垃圾”当作宝贝的悲哀旋律。有专家分析说,这些掌握着大资金的企业家对艺术渴望,却不知道该买什么,怎么买,他们需要一个通道和入口来进入艺术市场。
而这个通道,很快被金融机构以及相关行业敏感地捕捉到。据我刊记者了解到,一惯支持艺术领域的民生银行深化了该领域的拓展。比如其私人银行将推行一系列的措施为会员选宝、藏宝以及变宝物为可以流通的资金。北京荣宝集团上市后也将成立艺术品典当行,使得多年来艺术品不能变现的瓶颈有望被突破。他们都是开拓通道的先行者,据了解,在荣宝集团、民生银行之后,还有多家金融机构勾画着直指艺术的通道。
而在这雏形显现的通道中,媒体将扮演什么角色?我想,不应只是旁观者或者充当纪实报道的“口舌”,而应该和开拓大军一起拿起榔头共同开拓。这就需要媒体能够先行于金融机构之前,对艺术领域存在的问题与诉求进行思考、挖掘、整理并如实地反馈于金融机构,同样,金融机构对艺术领域的隔膜或者瓶颈,以及国家政策方面的制约也需要媒体通过深入报道和不断倡议来逐一打破。
这样,按照中国一惯的“神速”,连接艺术和企业的通道,很快会在金融机构以及媒体的建设下,迅速完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