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应该设立中国书画修复装裱专业。著名书画家、鉴定家陈佩秋日前向本报记者作此呼吁。 人才流失影响传承 中国古书画的修复装裱目前面临人才流散、技术失传的威胁。陈佩秋指出,中国古代书画的修复装裱技术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成果的传承。如果没有高超的修复技术,我们的观众今天可能看不到许多经典之作的风采;如果修复、装裱不当,就会大大缩短那些艺术瑰宝的寿命。我们将有愧于祖宗,也有愧于后代。 陈佩秋回忆道,晚清民国时期,上海是中国书画收藏的半壁江山,也因此造就技艺精湛的古书画修复装裱师,后来形成以刘定之为代表的苏帮和以严桂荣为代表的扬帮两大书画修复、装裱流派,各有绝招。新中国成立后,这些书画修复装裱高手都汇集于上海博物馆。如今,这些修复高手要么作古,要么已失去工作能力。他们的高足本来有的在博物馆工作,现在大多退休。博物馆的这点固定工资也缺乏吸引力。民间收藏这么火,装裱、修复高手非常吃香。有的人甚至被国外博物馆“猎”走了。 摒弃门户客观研究 古书画修复装裱高手是稀缺资源。陈佩秋说,上海博物馆的古书画品相这么好,就是因为有这些高手。她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去,看到那里有的古书画保存状况不佳,了解下来是因为没有修复装裱高手。 “上海有这方面的优势,我们要珍惜,更要抓紧,”陈佩秋说,“因为这种优势正在失去。” 过去古书画修复装裱都是个人行为,每个人的绝招都不轻易交流,因此以学院为平台设立古书画修复装裱专业非常有必要,因为没有门户之见,可以用学术研究的态度进行客观比较,找出最好的修复办法,这将有利于提高中国古书画修复的技术和科学性,培养高水准的装裱修复人才。 装裱材料马虎不得 采访时,记者向陈佩秋说起已故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曾担心的一件事:我们现在制作的宣纸采用化学原料,修复装裱古书画用这样的宣纸,其实是一颗定时炸弹。我们的书画传承有可能就毁在这上面。陈佩秋听罢非常感慨。她指出,古代书画修复装裱的材料非常关键。过去,著名的修复装裱师傅非常留意收集古旧的纸、绢、绫、锦等材料。重要的古书画修复需要与其时代相符合的各种材料,譬如宋代的手卷可能需要当时宣和绣锦做包首。我们有必要研究制作新的、更好的材料。 陈佩秋说,如今美术学院已有油画修复专业,却没有中国书画修复装裱专业,真的非常遗憾。(来源: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