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收藏 专访 上海 收藏,书法,绘画 黄金时代 草书诗卷
 
  主页 > 艺苑评谈 >
 

娟娟群松 清秀奇丽——杨晓琳书法评谈

时间:2010-06-30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书画国际

读杨晓琳的书法作品时,很自然地想起唐代诗论家司空图评论诗歌的文字:“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汀,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碟寻幽……“这段文字主要是对诗歌“清奇”风格所作的意象性描述。杨晓琳书法总体是清秀奇丽的,在线条的灵动韵律中显露出类似司空图诗评的意象,故也可以用司空图的评论加以概括。当然,文学的评论与书法的评论之间有一些距离,但也不无相通之处,若互相恰当借鉴并灵活用之,则能启迪人的审美思考。中国古今书法理论中的意象性评论手法也很多,如南朝袁昂的《占今书评》,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碑评等等,都善于用意象性评论来评藻书法,给人对书法美的认识提供引导。

        统览杨晓琳的书法,清秀奇丽的行草占主要位置。对行草书的选择表露出杨晓琳书法创作的审美偏好。她曾说:书法是表情达意的艺术,行草书便有很大的适合性。从中国书法史上看,历代书家的成就多集中在行草书上,杨晓琳也将其审美的理想从此切入并富有成效。王羲之、颜真卿、黄庭坚、米芾、王铎等大师的经典作品成为其涉猎的对象。从杨晓琳大量的临书习作中看,相对集中地反映她对行草书的苦心孤诣。如对王羲之和黄庭坚的刻意追摹,力求达到形神兼备,为其行草书创作奠定了很好的传统基础。

        对传统行草书灵活性的学习是杨晓琳的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把临摹作为创作来看待,也就是把临摹和创作相互结合起来发挥,在临摹中夹杂着创作的形态,用对传统优秀经典作品的深刻体味、有意识地加以创作性处理,达到即学即用,学以致用。历史上有许多书家都学王羲之的《兰亭序》,但面貌各具特色,其中都有创作性的艺术处理。杨晓琳悟出了其中妙处,在其临摹和创作结合的作品中达到了对传统的不即不离,意在将传统作品的优秀之处缓缓释出,在创作中得到合理使用。这种创作的意义对杨晓琳来说,是对传统优秀作品鉴别认识的结果,是有目的地学习,临书成了得鱼忘筌,从临摹中吸取所需的因素,来充实创作的元气。比如其临摹的《兰亭序》和《祭侄稿》即是。

追求尺牍气息是杨晓琳行草的又一特点。

        明清之际,行草书风格纷呈,各领风骚。但有一个倾向——崇尺牍翰札气。玩意趣于短笺片纸之上,随手写来,天真自然,意味无穷,这类书法形式对近年来的书法创作影响颇深,几乎形成一种时风。杨晓琳对此类形式也很注重,所不同的是,她对尺牍书法的注重主要是用以滋养其行草书的气息,加强其清奇秀丽的特征,使作品意趣隽永,耐人品味。

        书法的风格形态异常丰富,气度磅礴和灵秀雅致都表现出各自的美学性格。在形态的构成方面,杨晓琳追求幽雅的、行云流水式的平和格调。虽然她也偶有榜书出现,但没有形成一种开、合、起、落的悬殊形势。

        首先从个性方面讲,杨晓琳的书法个性基本与其人的个性一致,开朗而不乏温柔和娟秀,这对作品的表现有着必然的影响。在其行草书表现上,从章法的构成到用笔技法的仔细性把握都显出一种清幽的气气息,作品基本不讲求大的节奏变化,而在用笔的提按、顿挫、使转中追求“可人如玉、步蝶寻幽”的平和审美效果。

        从创作情绪上说,杨晓琳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创作情绪,不激不厉,由早几年的躁动逐渐平静下来,使作品趋向于“静”的形态。书法创作也需要“静观”,更需要体味创作的情绪,如此才能心手欢畅,达到以恰当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审美的情绪。

        影响杨晓琳书法形态的因素还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在其创作及思维中的渗入。从事书法创作的人,都在自觉和不自觉地接受传统美学的熏陶,在传统哲学思想指导下进行创作实践。自儒、释、道开始影响传统艺术以来,书法艺术也无不充满着传统的审美哲学思想,而且形成了较为恒定的积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书法艺术家。近年来,杨晓琳沉浸于佛、道之学,几近痴迷程度,其目的并非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寄托,消极于世。她主要是在这些传统文化中学习一种书法艺术意境的创造能源,将历史的文化精神与现代的艺术精神对接和交融,以期得到更有意味的书法精神与形式。佛道之学崇尚“逸”、“空灵”境界,是书法艺术在一定时期追求的境界,在杨晓琳的作品里,大体可以捕捉到这种精神,她大量的行草书作品灵秀、潇洒、飘逸、清奇等意象,丰富地反映在点画、线条的律动中,似有古之僧家气息,这说明杨晓琳将所悟佛、道之中的某些精神在对品中作了一定程度的运用和表达。

        杨晓琳对行草书的偏好以及涉猎佛、道之学的缘由,都是围绕表现其审美意境来进行的。司空图在分析意象时曾着力强调“象外之象”及“境外之境”,书法艺术的创作除给人以线条、墨象乃至文字内容的审美刺激外,很大程度上是在整体中表达一种“意境”的审美形态,这种“意境”表达出来后才是审美的充分。杨晓琳的书法创作,从局部上说是一种灵秀清雅的效果,反映出一种意趣。这是杨晓琳书法“意境”构成的元素。从用笔上说,杨晓琳将只牍的用笔特征(每字起笔清楚地交待)大量地揉进作品中,力求在不经意中达到对法度的合理运用,这种用笔数量的增加则烘托出一种灵秀的美趣,继而随着线条的流动,似行非草,楷夹杂其间,又形成一种清奇的效果,就如司空图所描述“晴雪满汀”。这种整体性“意境”的表现,在艺术创作中是不易把握的。杨晓琳善于把握这种整体效果并保持一种惯常性,这使杨晓琳的书法创作具有较为稳定的格调,是形成个性风格的雏型,也是表现“意境”的主要门径。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砥柱铭》流传的路线图(图) 下一篇:“江南第一槌”的责任和梦想
   
  特别推荐
宋代画坛高手如林,山水画更是一座文化高峰
书画界两位泰斗明争暗斗起来,简直是昏天黑地
曾翔的硬笔书法,怎么样?
国画里的晚秋,美到骨子里!
两宋花鸟画中最美的那些小鸟
“涨知识”:秦半两、汉五铢和5角硬币,谁最
书法极简史
“〇”算汉字吗?
中国各大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
浅析龚贤“积墨法”与宋人“积墨法”之异同
 
  本月热点
年俗里藏着考古发现
5000多年前玉琮神像一直被模仿
蔡国强:面对艺术史,我正在开启
齐白石的知己:徐悲鸿
史上最能书善画的皇帝是谁?
三步造就“成人漫画”出版链条
点评世界五十大博物馆及其镇馆之
如何衡量花鸟画的价值?
卖的是纸还是艺术?当代中国画坛
书法家的社会责任和艺术品格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