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今年7月1日是青藏铁路通车4周年纪念日。谈到青藏高原,总是那么令人神往。每年暑期,都是青藏高原旅游的黄金季节。在原先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赴青藏高原“采风”仿佛只是艺术家与文艺青年们的专利。现在,赴青藏高原的交通方式越来越便利,大家旅游观光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在大家充分领略高原风情的同时,在艺术品收藏界,以描绘青藏风情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陈丹青《西藏组画》系列之一
当代艺坛中,几乎所有的人物画家,都会以“曾经去过藏区写生”为绘画生涯的一个必修课,但是以“高原风情”为主题,数年来进行系列创作的画家,却并不多见,他们的学术成果也值得梳理。
最初的理想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优秀艺术家都曾到青藏高原采风,完成了一批主题性创作,但那个时期的美术作品,描绘少数民族生活的表现形式大多雷同,而且程式化,受到了时代的制约,直到陈丹青的出现。早在1978年被中央美院油画系录取之前,陈丹青在1976年就开始了进藏采风,1980年陈丹青完成了油画《西藏组画》,一时间在国内美术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他描绘的藏区人物打破了原先僵化的“图式感”,真实,清晰,富于感染力。稍后的1982年,作家马原赴西藏生活,并发表了小说《冈底斯的诱惑》,引起很大反响。从此,青藏高原点燃了内地文艺青年的热情,成为了“理想主义高原”,表现藏区生活的艺术作品开始涌现。因为对于藏区生活的艺术表现手法多以写实为主,所以这一时期的油画作品占了大多数。从陈丹青开始,较有代表性的还有陈逸飞、程丛林、艾轩等人。这些作品在写实主义的基础上各有千秋,陈逸飞的唯美,程丛林的沧桑,艾轩的清冷孤寂,在艺术语言上,都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水墨里的激情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国画家们在水墨艺术语言中的拓展,用传统水墨表现高原风情的绘画作品开始受到艺术评论界重视,尤其是写意画作品,在融合了写实技巧的同时,每一位画家都表现出了对藏区人文景观的独特感受。这一时期从李伯安开始,到稍后的南海岩与高博,都形成了艺术家自己独特的绘画面貌。
曾任职于河南美术出版社的李伯安创作的长121米的水墨长卷《走出巴颜喀拉》被誉为“水墨史诗”,庞大的叙事图景与强烈的水墨质感使得观者在面对画面的时候,都会被浓郁的画面气氛所感动。遗憾的是,李伯安用了十年的时间并未最终将此幅长卷完成,他在1998年病逝于自己的画卷前,享年只有54岁。李伯安生前没有出版过一本自己的画册,也没有办过一次个展。但是在他去世后,却在画坛上引起了巨大轰动,“凡 高的神话”再次真实地发生在当代艺坛,是神奇,更是遗憾。
北京画院画家南海岩创作的藏区风情作品在水墨用色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用强烈的颜色对比来刻画人物细节,点染间呈现出了高原生活中强烈的阳光质感,拓展了水墨艺术的表现力。
细节与赞誉
高博作为当代艺坛的后起之秀,近年来创作了大量的高原风情作品,他的作品在人物塑造中以细节取胜,获得了大量赞誉,并受到了收藏家的追捧。他的可贵之处在于既没有脱离开传统的水墨语言,又能使得画面效果富于新意。用水墨语言完成写实风格的创作,最大的问题是摆脱“速写”与“写生”的牵绊,高博在这一点上完成得很出色,他的画面完整、独立,尤其是人物表情的刻画传神微妙,与厚重浓烈的整体画面风格形成强烈的对比,正所谓“尽精微,致广大”,同时,水墨特有的空灵感也时时出现在画面中,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了高原生活的遥远与神秘。他有一幅描绘藏区老汉的作品,技法介于工笔与写意之间,细节生动而又画意朦胧,厚重而又轻盈,真实而又恍惚,亲切而又沧桑,将水墨语言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随着公众对青藏高原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表现藏区生活的艺术作品会越来越丰富,在艺术家倾注的热情里,我们会看到那些曾经遥远的梦想,会距离我们越来越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