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富春山居图》在大陆的合璧,司法免扣押的确是个问题。但在文化界人士看来,总有其他变通方法,比如到第三方展出,或是共同办展。
就像温总理所说,五十年的政治阻碍不了五千年的同源文化。
虽然现在,"无用师"在那头,"剩山"在这头,但是,相信终有一天,"缺月重圆会有时"
“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这是当年台湾日治时期,台中一位著名诗人林朝崧在《送吕厚庵秀才东归》中留下的名句。时隔近百年,2012年3月14日,一位古稀老人深情地在一个特殊的地点读出这两句本已快要湮没在历史尘埃的诗,人们再次想起了林朝崧,也又一次更深刻地记住了《富春山居图》。
2011年6月1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晶华宫为一幅特殊的画作迎来了一次盛大的开幕——“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同年10月27日,由中影集团、凤凰卫视、派格太合环球文化传媒等单位联合摄制,投资过亿的电影《富春山居图》在杭州举行开机仪式。
然后,一夜之间,《富春山居图》的邮票从发行初始的三十四元涨到八十八元,而且还在继续看涨,缔造了邮市的又一个传奇。紧接着,中国玉雕刻画大师邵忠田宣布,为了《富春山居图》闭关一年,将用罕见的纤维玉为其雕刻一幅特殊作品。
究竟是什么魅力,让《富春山居图》从官方到民间,从文化界到收藏界,一致“大痴”?这幅画卷的魔力究竟源自何处?
所谓富春在水一方
“生于庚寅年,毁于庚寅年,名于庚寅年”。
这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傅申有名的“三句话富春”。
“生于庚寅年”,年近八十岁的元朝画家黄公望怀着对山水寄情、对挚友无用师的深沉情谊,高龄创作,历时七载于庚寅年成此大作;三百年后的庚寅年,明代收藏家吴洪裕因为对这幅画太过于挚爱,临死前竟执意要将此画焚烧殉葬,是为“毁于庚寅年”;同样是在庚寅年的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会上的恳切期盼,让《富春山居图》彻底从一件艺术珍品升华为两岸相连的文化象征符号。
这样一幅画卷原本意寓山水祥和,怎料命运坎坷,屡遭世事变迁。其中《剩山图》和《无用师卷》,竟有三百六十年,未能完璧。
画作虽在第二个“庚寅年”因吴洪裕子侄“火中救画”未遭彻底焚烧厄运,却从此画分两段,前一段《剩山图》经年徜徉民间,最终由名画家吴湖帆割爱赠给原作地浙江省博物馆收藏;而后一段《无用师卷》则集“三千宠爱”入藏清宫,成为乾隆皇帝的掌上明珠,后于1933年,在日寇大军压境华北不保的乱世时分南迁,漂泊十五年后落户台湾。
从此,《富春山居图》前后两段,隔海相望。
“画犹如此,人何以堪?”本是同根,长久离分。
曾经,明末小朝廷偏安台湾,两岸一度分离;清末甲午海战,中方失败,台湾被割让日本,两岸再度分离;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两岸三度分离。
有时候,在水一方是种意境;有时候,却是一种痛苦。于是,才有了,乡愁。
但使三生盟片石,不应一步阻雷池
台北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合璧展上,有一位从杭州赶来的老人,颤颤巍巍在自己买到的同名纪念封上,恭恭敬敬抄了一首余光中的《乡愁》。他说,乡愁不止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和一湾浅浅的海峡,更是一幅长长的画卷,多想看到这幅画卷2012年的时候能完璧在大陆。
有这个心愿的,不止这老人一位。许多因为“富春山居”而成“图痴”的社会各界人士为其奔走多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恐怕就是凤凰卫视的总裁刘长乐先生。
从2001年到2011年,为了促成合璧展出,刘长乐先生先后在两岸奔走三十多趟,横跨民进党、国民党两段执政时期。利用凤凰卫视、凤凰网开辟专栏、制作专题,千方百计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凤凰卫视、凤凰网的特殊平台,用文化概念来连接两岸,尽力促成各方共识。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周功鑫女士说,为了《富春山居图》,刘长乐实在“痴”进去了。
然而两岸因为政治、历史、法律和其它遗留问题,小小的一次“合璧”展,一直迟迟不能实现。刚开始是因画作真伪问题掀起了讨论,后来是两岸博物馆就合璧具体事宜不能达成一致,甚至还有来自某些方面无中生有、借题发挥的阻碍。
但是就像某报发表的一篇深度评论所说,两岸同源同宗,迟早有一天是要“叶落归根”的。这一点如同瓜熟蒂落,毋庸置疑。
正如《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如刘长乐先生般的“富春大痴”们,十年的努力和积蓄,有时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契机。
2010年3月14日的总理答记者问,在答台湾记者提问时,温家宝总理说:“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八十四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浙江省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这个理通情更浓的强有力契机,加上浙江博物馆方面表示,“只要能促成合璧,《剩山图》过去没有任何障碍”,最终促成了2011年6月《富春山居图》的“台北合璧”。
温总理说,我不相信,五千年的文化和人之常情,敌不过五十年的政治遗留。
然而,还不够。
文化应该是双向的相互交流。台湾同胞有幸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了完整的《富春山居图》,2011年6月的时候,大陆的同胞千里迢迢跑到台湾去感受合璧。正如抄写《乡愁》的那位杭州老人,多少同胞们殷切希望《富春山居图》在大陆也能进行展出,多么期待《无用师卷》“回趟家”。
只可惜,这个心愿恐怕暂时还无法实现。
抛开政治因素不说,两个最为现实的问题摆在这个美好的“回家”愿望面前:一是台湾方面强调要遵循司法免扣押的法律,但是大陆目前没有这个法律,担心文物展出时可能会有争议;二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七十件文物内定为“限展国宝”,展出是有期限的,而且按规定有些不能出馆,其中就包括《富春山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女士介绍,收藏在台北故宫里的七十件国宝展品,每五年轮展一次。那些年份比较久,状况需要特别维护的绘画和书法,一般每次展出时限是四十天,但《富春山居图》因为其特殊性,已经破例展出了两个月,也就是说,多了三分之一的展出时间。“书和画,是在纸和绢上的,当它被打开的时候,光照、温度和人流量都会影响到文物的寿命,要进行长时间的特别维护。所以将来可能要六年之后,我们才能再次看到这幅图。”周功鑫女士这样解释。
她还说,任何的文物,要出去,都需要一个司法免扣押,这本身是有关艺术交流的一个法令,也就是说,在展出的时候,不接受任何的司法主张。
打个比方,假设《无用师卷》在巴黎展出,展出的时候有人跑出来说这是我家的,或者说这个画展有问题,这个时候法院就要来处理,法院来处理就等于干扰了这个展览,对于展览来说,影响很大,所付出的经费、人力、时间,都可能会白白浪费。
2012年,呼吁大陆通过司法免扣押的声浪越来越大。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紫玉山庄董事长黄紫玉女士就为此正式做过提案。
然而,司法免扣押是国家之间进行艺术交流的法律词令,如果为此立法,大陆会面临一个尴尬的政治问题,即“默认”台湾是一个“国家”,等于台湾“被”分离出去了。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明确表示过,大陆为此专门出台一部法律的现实条件不具备。
如此看来,翘首以盼的大陆同胞很难短期内在《富春山居图》的故乡看到这幅名作再次合璧。
难道真的没有别的解决办法了么?
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
2012年3月14日,作为两会结束的传统压轴项目——总理答记者问再次登场,这也是温家宝作为总理在任职期间最后一次答记者问。台湾记者再提《富春山居图》。
当问到对“双画合璧”的感想时,温总理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谈到两岸关系,总理引用台湾诗人林朝崧的两句诗说:“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
几分钟后,在网上,林朝崧的这句诗点击率已经过万。
2011年,是两岸文化交流最频繁,也是取得重要突破进展的一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前院长郑欣淼先生曾公开表示,“两岸文物交流是人为隔不断的,迟早要联系。”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曾以民间身份访问台湾,并在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时表示,“我们一再声明,而且还可以再次声明,回大陆展览的文物不涉及所有权和保管地点的问题。”
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说,虽然大陆为此专门通过“司法免扣押文物”条款不现实,但大陆的海关法律规定,所有境外(包括港澳台)经海关批准暂时进口的货物(包括文物),必须在海关如数清点清楚,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交流任务,并且如数运出海关,一件都不能留下。否则,就要予以处罚。所以,《富春山居图》回大陆,“台湾方面完全不必顾虑”。“两岸的文物,都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是共同的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两岸的中国人都是这些文物的主人,两岸的中国人都应有权利享受这些祖先的遗产。文化交流就是文化交流,希望不要去掺杂其他的东西。”杨建新这样说。
“图痴”刘长乐今年又在为如何从司法角度上促成《富春山居图》大陆合璧一事一面联系委员们,一面忙乎着提案。“因为这是技术性很强的一个案例,非常具体和专业,会经过很多专家学者的讨论,法律不会很快诞生。但是,六年的时间也肯定够了。”经过“十年磨一展”的刘长乐,多了专业的经验和耐心,显得信心满满。
关于《富春山居图》在大陆的合璧,司法免扣押的确是个问题。但在文化界人士看来,总有其他变通方法,比如到第三方展出,或是共同办展。
就像温总理所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两岸的文化交流是天然的。五十年的政治阻碍不了五千年的同源文化,乡愁便是这种文化的情绪产物。
虽然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无用师”在那头,“剩山”在这头,但是,“缺月重圆会有时”,相信终有一天,《富春山居图》一定能“珍重莱衣归故里”,讲述一篇动人的“相思寄我采薇诗”。
有种东西,不会老。
真希望,会比六年早。>>文化背景
《富春山居图》
元朝画家黄公望作品,创作于1347年至1350年,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山和水的布置疏密有致,墨色浓淡干湿并用,用墨淡雅,但极富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总长约690厘米,画作非一气呵成,黄公望在题跋提到这幅画从至正7年一直画到至正10年,他会随兴致添加笔墨,反复画了好几年,使“富春山居图”前段和后段不尽相同。
《富春山居图》全图明末原为董其昌收藏,之后董其昌转卖给吴之矩,骑缝印是吴之矩盖的,清初顺治年间画传给儿子吴洪裕。吴洪裕过世前,决定把智永的“千字文”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藏品当做陪葬,这些画丢到火炉时,侄子吴贞度从火堆抢救《富春山居图》,但画卷已经被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原卷首小段经过修补后称为“剩山图”横51.4厘米,高31.8厘米,占原画十四分之一,后段画幅较长,称为“无用师卷”横636.9厘米,高33厘米。
无用师卷名称原由,是因为题跋说明画给“无用师”,无用师本姓郑,号无用,是一个道士,是黄公望师弟。1746年“无用师卷”收藏家安仪周死后家道中落,变卖收藏后进入清宫。但乾隆皇帝认定1745年收藏的“子明卷”为真,在画卷空白处题写评语五十五处并加盖玉玺,在他出巡常比对真实风景与画中风景。“无用师卷”由于不被视为真迹故没有他的题字,仅有大臣梁诗正奉敕敬书乾隆御识文字,因此保留黄公望的留白空间。
《剩山图》有1669年王廷宾的题跋,说明1650年吴洪裕火烧“富春山居图”的故事,民国初年曾流落民间,后来被上海吴湖帆收藏,并用篆字提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之前韩葑题“富春一角”,意指现存者只是残留的一小部分。
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
本姓陆,名坚,(1269-1354),常熟人。父母早亡,被永嘉黄氏收养,故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黄公望子久矣),号一峰,大痴道人等。黄公望中年在官衙当过小吏,后因牵连,坐了几年牢。出狱后,看破红尘,加入道教全真教,并以卖卜为生,大约活动于江浙一带,常常游历深山大川,以诗酒书画自娱。据他在一则题跋中自述:少年时代就开始学画,并受到画家赵孟頫的教导(跋赵书《千字文》)。后来主要学习五代画家董源的画法。云游四方时随身携带“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遇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黄公望《写山水诀》)。由于勤学苦练,终于在七十岁以后自成一家,可谓大器晚成。黄公望的山水画主要描绘江南秀丽的山川景色,作画是“得之于心,而形于画”,落笔喜欢用草籀的书写方法,笔意非常苍简、雄逸。作品有水墨和浅绛(在水墨山水的基础上,再局部敷染淡淡的赭石)两种不同风貌,据说浅绛山水即是他的创造。他的画在当时就受到很高的评价,而他本人在明代被评为“元四家”之冠,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崇。他的画风影响明、清两代画家,特别是清代山水有人认为是“家家一峰、人人大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