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油画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名誉主席詹建俊先生,于2023年1月11日逝世,享年92岁。

詹建俊
1931年1月生于辽宁省盖县;1948年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本科;1957年毕业于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的油画训练班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油画学会名誉主席。
詹建俊先生是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油画艺术家,他的代表作《狼牙山五壮士》《高原之歌》《飞雪》《回望》《潮》等作品,已成为近代中国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里程经典,影响久远,深入人心。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中国美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他总能创作出带有崭新思考与新颖面貌的作品。

詹建俊 《狼牙山五壮士》
布面油画
185×203cm
1959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狼牙山五壮士》,被选入小学美术课本的革命历史杰作,描写的是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视死如归对抗敌人的场景,它激发着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绪,增强着我们民族的自豪感。这幅伴随着几代中国人成长的油画作品,创作于1959年,当时年仅28岁的詹建俊,因此画的轰动而广受关注,被誉为“用笔塑碑的艺术家”,该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半个多世纪以来,詹建俊先生始终是油画艺术家中的楷模,从1985年黄山油画会议,1985年成立中国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到1995年中国画学会诞生,他都善执牛耳,策划运筹。
詹建俊对中国的油画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他不仅进行艺术创作,还在中央美术学院承担了重要教学工作,培育了很多学子,可谓桃李满天下。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恢复画室制,詹建俊执掌第三画室,他继承与发扬了第三画室首任负责人董希文可贵的教学思想,并融合了自己对油画的理解,培养出许多卓有成就的青年画家和高端人才。詹建俊在教学上非常严谨,不但言传而且身教,在生活中又不失豪迈和浪漫。

《回望》
布画油画
155×128cm
1979

《潮》
布面油画
196×177cm
1984年 中国美术馆藏
詹建俊自述:《我和我的画》
我原籍东北,生在沈阳市,但从小就在北京生活,在北京长大,可以算是“老北京”。由于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在1948年考入北平国立艺专之前,我在文化生活上除了美国电影外,基本上接受的都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的作风也是传统的,虽然不很守旧,也不讲满族旗人的规矩,但与洋文化没关系。
父亲年轻时在村里教书,后来外出做事,喜好字画。记得小时候,父亲常领着我去参观中国书画展,而且,在上小学四五年级时,课余入了由几位国画家主办的“雪芦画社”学习工笔人物画,从那时起,开始知道中国有吴道子、张大干、蒋兆和等大画家。

《红枫》
布面油彩
195×125cm
1998

《红云》
布面油彩
130×120cm
1997

《舞》
布面油彩
100×110cm
1982
此外,我爱看京剧,爱听评书、曲艺,爱看武侠小说,稍大喜爱老舍先生的作品,也爱读唐诗。至于莎士比亚、罗曼·罗兰、贝多芬、肖邦、达·芬奇、伦勃朗……这些西方文化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全是进入北平艺专和中央美术学院学习以后才知道的。以入艺专为分界,前后两种文化的不同影响由中到西的变化界限分明。

《升腾的云》
布面油彩
150×180cm
1994

《飘动的红霞》
布面油彩
117×91cm
1991
我在艺专和美院学的是西画科和绘画系(后改称油画系),没想到当我于1953年本科毕业时学院却分配我到彩墨系(今国画系)当研究生学习国画,同时一起分配去的学生还有刘勃舒、汪志杰,由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等先生任教。因为小时候学习国画的经历,对这一分配自己也还有兴趣。
然而事出意外,在研究生结业之前,随叶浅予先生到敦煌临摹壁画回校不久,叶先生叫我去谈话,说:“现在文化部请来了一位苏联油画专家,准备开办一个油画训练班,学校要派你去考试,你愿不愿意去?”我原本是学西画专业的,现在能有机会再学油画自然没有意见。这样,我的专业就又由国画转到油画,此后就一直没离开油画专业。

《飞雪》
布面油彩
100×72cm
1988

《夕照》
布面油彩
50×60cm
2001
回头看来,从小学的国画社到艺专的西画科,由本科生的绘画系到研究生的彩墨系,再由彩墨系到油画训练班,在专业上这样由中到西,由西到中的进进出出可以说是我在学习绘画过程的一个特色了。情况虽然如此,认真说终因当时年轻,对中西艺术的学习还都较浮浅,对传统艺术精神领会得很不够,由那时到现在已有四十多年,在这期间从研究与学习的角度来看,不知又有多少次的在中西文化之间出出进进。我想从少年时期开始的这一状况对我自身在精神气质上以及在艺术观念上的形成和影响应当会有着不小的作用。
如果从50年代创作的油画《起家》和《狼牙山五壮士》算起,我从事油画艺术创作经历了70年代前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是,作为我在油画中主要追求的艺术精神和特色,应当说没有多大变化,前后基本一致,只是不断地更加鲜明和强化而已。

《草地上的天空》
布面油彩
120×120cm
1986

《高原情》
布面油彩
109×187cm
1982

《天地行》
布面油彩
150×180cm
2013
我画画比较重直观、重感受,以性情为主,理性精神不是很强,虽然有时也会有一些寓意和象征性,但那也多是来自于内心体验,感悟的成分多,有些理性思考也是在直观引发下产生的。我在画上主要追求的是表达精神和情感,不管什么题材和主题必须有感于精神,必须能表现出从特定生活或对象中在内心所激发出的感情,并把它融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当中,是所谓“贵情思而轻事实”,即便是主题性很强的作品,我的着重点也不在叙事,而是要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我欣赏中国画中“以形写神”、“以神写形”、“神形兼备”的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
我作品中的形象看来真实而具体,但它是经过同类形象有选择的概括创造,是以“神”再造过的形象了。画中的山川、人物、其形其神都渗透了作者的精神和意向,正如郑板桥所说,“胸中之竹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的艺术创造道理。中国艺术重“写意”,作画以意为主,以意造像,以意造境。我画中的景物也多是在现实的基础上由意造出的。这样,有利于提升现实的艺术境界,突出赞颂人的美好情操,以及一切生命的活力。

《劲风》
布面油彩
180×150cm
2005

《海风》
布面油彩
78×83cm
1978

《远雷》
布面油彩
120×130cm
1999

《云天行》
布面油彩
125×195cm
2011

《云天绿野》
布面油彩
145.5×96.5cm
1987
在艺术表现上,我追求鲜明强烈的艺术效果和绘画语言的特色与魅力,无论在造型、色彩以及笔法上都努力探索如何在表现客观外部世界的同时能够突出主体精神,能够加强艺术表现力。在作品的布局中注重建立大的框架和构成,要求画面具有整体特色,探寻与内在主旨的切合,要能呈现出作品的“气势”和“意境”,具有较强的形式感和节律性,在这一点上我往往是为了寻求一个最佳方案而费尽心机,不遗余力。同时,我十分重视色彩在油画语言中所具有的突出作用,它有自身独特的意趣,对作品精神表达有直接的影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是油画艺术魅力的一个关键所在。
我处理色彩注意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去寻求与主观色彩相统一的结合点,希望能够在不破坏生活合理性的情况下进行艺术的夸张和渲染,使作品既易于理解又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应当说在这方面随着时间的发展在我的作品中愈来愈显强烈。

《满面春风》
布面油彩
45×39.5cm
1960

《高原的歌》
布面油彩
174×200cm
1979

《高原的歌沙丘上的胡杨》
布面油彩
80.3×116.7cm
1988
此外,在油画笔法的运用上我结合客观物象的形质,追求主观精神的寄托,在这方面我国绘画艺术中有丰富的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的运笔原则全然不同,它既不被物象所制约又不独架于物象之外,既讲“随形运笔”也讲“心随笔运”,要求笔底见物,笔底见情,始终主张形质与心气相结合。这种作画的运笔原则和境界是我所欣赏和在油画创作中所努力追求的。
总之,从开始学画到现在,古今中外有相当多我所喜爱的绘画大师和前辈,从他们那里得到了无数的教益和营养,但在艺术实践中我无意追随其中任何一家一派,在风格面貌上任由自然发展。我追求的只是在作品如何能表达出我的意趣,如何能体现好个在中国北方生长和工作的当代油画家的审美意趣和思想情怀。

《松雪》
布面油彩
162×130cm
2004

《雪山松》
布面油彩
195×125cm
1998

《秋色正浓》
布面油彩
131×162cm
2007

《秋谷》
布面油彩
73×100cm
1980

《大漠胡杨》
布面油彩
116×116cm
1999

《马大爷》
纸本油画
54.5cm×60cm
1977

《老渔民》
布面油画
39.5cm×50.5cm
1973

《青年牧民》
布面油画
77.4cm×53.4cm
1977

《壮汉》
布面油画
54cm×39cm
1961

《塔吉克老山民》
布面油画
78.8cm×54.8cm
1981

《长者》
纸本油画
76.8cm×53cm
1981

《景颇族老干部》
纸本油画
77.8cm×54.3cm
1977

《小泽波》
纸本油画
77.5cm×53.5cm
1977

《龙日坝女学生》
纸本油画
77.5cm×53.3cm
1977

《蒙古族青年》
纸本油画
78cm×54.7cm
1976

《渔民》
纸本油画
51.5cm×39.5cm
1973

《洱海渔妇》
纸本油画
78.6cm×54.6cm
1977

《红帽》
布面油画
45.8cm×37.8cm
1985

《早春》
纸本油画
54.5cm×62cm
1978

《花旁》
布面油画
116cm×73cm
1975

《芭蕉树下》
布面油画
78.8cm×54.2cm
1977

《新疆少女》
布面油画
77.5cm×57cm
1961

《李木兰像》
布面油画
80.5cm×65.5cm
1995

《岩松》
布面油画
116cm×80cm
1989

《大理小巷》
纸本油画
77cm×54cm
1977

《峡口》
布面油画
53.6cm×77.5cm
1978

《起家》
布面油画
140×348cm
1957

《天界》
布面油画
180×150cm
2008

《雪域高原》
布面油画
180×150cm
2006

世间再无“詹大”,
詹建俊先生千古!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