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双阳老师六届兰亭奖获奖作品之一 《杨宾大瓢偶笔数则》
一次培训中,双阳老师分享兰亭奖作品的创作体验。其实,先生很早就获得过兰亭奖了。 这个书法界的奥运会奖项,是很多书家所向往的荣誉。 当下,可谓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先生再度参加兰亭奖,定有其中的道理。




李双阳老师六届兰亭奖获奖作品之二《钱起诗》
本次兰亭奖,双阳老师共有三件作品获奖。他选取了其中一幅作品做讲解。 作品为八指头陀的立秋诗一首: 如何当此夕,寂莫发哀鸣。 忽堕孤灯泪,还伤违客情。 悲风惊叶落,馀响入秋声。 念尔愁难寐,荒村欲五更。



李双阳老师六届兰亭奖获奖作品之三《八指头陀诗》
作品为五尺规格,草书作品。起首 如何 二字 异于传统惯例,一改厚重,用笔轻盈灵活,凝练简淡,流畅自在。双阳老师认为书法是一种空境的理解。一种从容,一种淡定,一种闲淡的状态。同时,体现了先生对于传统的批判式的吸收,有理由打破传统和常规,这种逆向思维是一种思辨过程,也是进取的方法之一。
双阳老师说:起首 如何 二字轻盈处置,后续通过 悲风 二字呼应,体现出变化,悲风 也成为这幅作品的引领,同时,因行笔过程是连续的,其中的用墨变化也贯穿其中,写到 客情 二字,作品由轻松灵动的笔调连续表达,如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緇磷……載瞻星辰,載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悲风 二字用墨厚重却不失流动畅达,通篇衔接自然,悲风惊叶落 开始,速度逐渐加快,到 入秋声,用笔连贯而下,将枯还润。节奏明快。
双阳老师说:声 字末笔与同侧的 村 字末笔都为竖画。通过用笔的变化,体现出生动灵活的姿态,声 字末笔粗重厚实,与悲风呼应成趣。村 字末笔竖画圆劲迅疾,与通篇和谐统一。

李双阳老师现场挥毫
整幅作品通过行笔的缓急,墨色的变化等,多层次的精彩呈现。老师说过: 我们在写一副草书时,如果你让我看到的是一堵墙,那不是你完美的表现;如果你让我看到一堵墙,还打开了一扇窗,你表现的还可以;如果在一堵墙中,打开了一扇窗,还打开了一扇门,这就表现得更为完美。一幅作品不但是一扇窗,还有一扇可以通向远方的大门。我们的内心是通透的,我们的作品也是通透的,我们的世界才是明亮的。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