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利是当代中国人物画坛为数极少的没有唯美倾向的画家,在陕西成熟画家中,他是一位从小我进入大我并承载民生重量的少数画家之一。他通过一系列的作品建立了一种重剑无锋、大道拙成、朴素凝重、富有质感的“写实主义”画风,与自然的亲和力让我们重返生活之真。在他的作品中重建了一个语言的故乡和本真醇厚、自然亲切的生活家园。
杨光利:又名杨光,1955年除夕之夜,出生于陕北绥德县城。第十一届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优秀专家。原陕西省国画院副院长。
1973年12月高中毕业于绥德第一中学,插队到绥德县田家岔公社李家沟村,并担任小学民办教师。
1975年元月参加绥德县文化馆在绥德卫校举办的首届农民画学习班,插队的三年时间里,先后参加了在“义合中学”、“延家岔”举办的第二期、第三期农民画学习班,在陕西省艺术馆著名人物画家、美术辅导干部王有政老师的辅导下,完成了《学理论》、《上夜校》、《护坝归来》等农民画作品,并在《延安画刊》发表。期间走出陕北去户县参观农民画。
1977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师范系,1981年毕业分配到榆林地区文联从事美术编辑和美术创作工作。1991年调入陕西省艺术师范学校任美术专业副教授,1995年元月调入陕西国画院从事专业创作。
高中毕业后,那个年代,杨光利在绥德县一个村子插队,是当时村小的教师。有次他看到一位外地画家到村里采风画画,那位画家就是著名的王有政老师。从此,杨光利开始了他自己的绘画生涯。
杨光利曾在陕北的山与山之间爬上爬下,在沟深人稀的旮旯里磨练,曾在一年时间跑遍榆林十二个县的九十多个村子,画了几百张速写。
在众多陕北画家中,杨光利的理想主义色彩很浓烈,他对普通人生命情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这也让他的作品有一种打动人心的能力。
通过他的作品,重新阐释、打开了陕北现实生活的情景。他是从黄土地上走出来的一位优秀画家,也是辽阔雄奇的陕北大地高原厚土的人性灵光滋润、养育的一位无出其右的美术家。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生活场景和习俗浮光掠影的风情式的再现,而是在他的大量作品中,揭示出他对现实社会中普通人生命情感真实状态及其人性本源的主题。他早年充满温暖情怀的杰作《喂》《簸黑豆》《厚土》《炕头》《沐浴》就是不以粉饰生活为己任的写实主义作品。
在当今中国画坛中,有不少出色人物画家,但是在5年一次的国内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全国美展中连续五次入选并获奖的却并不多见;在荣誉面前保持着平常心,不骄不躁,宠辱不惊的更为难得。在很多画家热衷于追逐名利和金钱是,他毫不动摇、冷静面对、勤奋地创作着,推出一幅幅精品之作,不断发展和超越自我的更寥寥无几。
我们期待杨光利以其特有的朝气和艺术感觉,创作出更多具有是代感染力的精彩作品,登上艺术之巅。
书画论坛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