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真实艺术的生命---李翔的人物创作

时间:2010-10-23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东方书画网)

      要了解和评价艺术创作,必须要认识当前中国画人物画的状况。作为当代有影响的中年艺术家,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任职并主持美术工作,李翔是密切关注当代美术思潮与动态、思考和硏究当代美术问题的人。他在中国当代艺术大潮中,坚持自己选择的艺术道路,并用自己的观点和艺术实践影响周围的同道,这一点是我们在阅读李翔作品时需首先要注意到的。
    李翔青年时期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期间,曾费大气力钻研民族绘画传统,并且努力学习西画,学习西画的造型与色彩。在中西绘画观念和技法的比较中,他既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又看到了它们的共同点,坚信可以在继承民族传统优长的基础上吸收西画的某些技法而使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更为丰富。之后,李翔执着于人物画,主要描绘当代人的形象。他运用的是写实手法,继承了20世纪“中西融合”的人物画传统。他不满足于此,不断探索,努力突破。他不同意这样一个观点,即认为当代中国画的人物画因为吸收了西画素描造型而走错了方向。他认为,素描作为一种造型手段,对视觉艺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与中国意象造型、同中国完备的笔墨体系,是相互辉映的,这两者的完美结合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难度非常之大,需要几代人付出艰辛劳动,不是一蹴而就的。他自觉地把自己的创作和工作纳入这一巨大工程之中,并矢志不渝地为之拼搏。写人,写真实的普通人,成了他的天职和使命。他一直关注农民、工人、战士、城市平民,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李翔在自己的创作中弱化情节的因素,以加强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作品《父老乡亲》,情节因素也极为有限,描绘的是陕北农民赶集归来的场景,一群拥挤地坐在拖拉机上的男女老幼,处在激动和兴奋的状态中,但每个人的神情却有细微的差别。画面构图如一块坚实的石头,人物似浮雕呈现于上,但画面充满阳光和生气,寄寓了作者对这些劳动者真挚的深情。他笔下的战士是个性化的,是有英雄气概的真实的人。《猛士》的憨厚、坚定,《武警》的机智、敏锐,都予人以深刻的感受。
    李翔在人物画创作上取得的成功,得益于他坚实的造型基本功和全面的艺术修养,更得益于他对客观对象和对艺术真诚的态度。他十分专注地研究人物的外形、体形特征,同时也十分重视自己的主观体验,更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有一种难得的视觉穿透力和心理感应力。他的这些能力在他的许多人体写生中已经有出色的表现,而在他的创作中更有挥洒自如的发挥。不同于前辈画家的是,他淡化了人物形象中理想化即“美化”的成分,而追求更为客观的真实性。他写劳动和艰苦生活经历在他们脸上、手上和体形上留下的迹印。他在正面塑造人物形象,寄寓自己同情、尊重和崇敬的同时,不回避人物生理上的一些缺陷,他巧妙地用这些由于艰苦劳动条件所造成的生理缺陷,来衬托人物的身份甚至身世。在这里,李翔能掌握一定的度,力求表现一种“真实的美感”而不使形象丑化。这真实是来自具体现实生活的,它不优雅、柔美,但在繁重、苦涩中有一种“力美”,有一种强迫人驻足和思考的力量。
    李翔的这种审美追求集中体现在他的大幅近作《一个阶层的分析》中,这些劳动了一辈子的普通人,背负着繁重劳动生活在他们身体上留下的痕迹,光裸着身子,无所求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就构图来说,人物之间无有机的联系,有一点超现实的味道,他们在我们面前侧面而过,可是一个个真实的生命却刻印在我们的记忆里。这是一个我们不应该忘记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
    在李翔的人物画面前讨论素描与白描、线造型与块面造型、水墨与色彩的关系这些技巧问题,似乎有些多余。李翔用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塑造了许许多多使我们感动的、有时代特征的、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了我们的审美感受。他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理应得到我们的尊重和赞赏,不过更使我们尊重和赞赏的是,他不满足于既有的成绩,决心为完善他的艺术继续努力,从他最近发表的文章《真诚是起点,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中,我们得到了这样的信息。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永恒的生命风景——谈张望水墨人物画 下一篇:汪涛追寻玄远与静谧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