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汪涛追寻玄远与静谧

时间:2010-10-23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东方书画网)

  汪涛先生艺术简介: 汪涛,1941年出生于安徽桐城,1987年考入中国画研究院写意山水专业研修生,导师李可染、何海霞等。汪氏历任政协安徽省第六至第八届委员,现为安庆书画院中国画创作研究室主任、安庆市中国画研究会会长、漓江写生画院常务院长、安庆市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及北京戴伦文化传播公司艺术总监、教授等。自1974年起,汪涛的作品陆续由不同的出版社出版,他的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和全国优秀作品展、联展,其数十件作品曾获文化部、中国美协等有关部门各种奖项和收藏。汪涛曾多次举办个展,包括1984年至1992年先后由安徽大学、中国画研究院、澳洲大使馆举办「汪涛个人画展」。上世纪九十年代,汪涛开始《外国诗•中国画》的创作活动,创作了澳洲诗、美国诗、日本诗、德国诗的中国画共285幅;1994年应邀出席「南太平洋国际艺术节」,53件《新诗•中国画》作品在惠灵顿展出,全部作品被国家档案馆收藏。他的百多幅作品曾赴欧、美、新西兰及澳洲等国家展出并被收藏。汪涛于1999年开始创作《山谷•人韵系列》作品,2004年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同年和05年入选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并出版三部精装画册。2006年他的《水墨作品》参加亚太地区名家「水墨博览」,并获得金奖。(原2008年 06月 22日    香港商报)

    汪涛是一个平静随和的画家,他的天性•赋之中有着挥之不去的抒情气质。随着岁月的渐行渐远,汪涛愈加执着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在自己的山水画中,叩击着神秘之门,追寻着高远与静谧。这一创作取向绝非偶然,他的内敛之形式,笔墨、意象、语言的探索与实践为当下山水画艺术带来独特的样式与境界的水乳相融的文本之美。   在汪涛笔下,山水画的结构不再是笔墨式的松散聚 合,而是意象组接的团块式构成;不再是天真平淡的残山剩水,而是厚重的空间关系……这些无一例外地都体现为一种「沧桑人世,苍茫山野」,这是汪涛作品的空间特色,它们笔墨苍凉、情调浑茫、想象奇异、思维独特、境界高远、气息静谧,画家在作品中运用的意象极其精炼简洁单纯──一堆云、一阵风、一条河、群山、村落,以及一声秋叶的叹息,一天星空月夜的梦想……都被画家赋予常人难以忖度的内蕴与含义,都被他的主观带到「虚静空无」的玄远与禅境。  
   山水画苍茫厚重
   几乎作品中的所有意象,都是被拆解、颠覆、重组与编码后,被上升为一种心灵追忆与精神表现品格的;那山水、白云、瀑布、老树与村落、房屋,都是画家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情景;这里,深深地烙下了画家的深深眷恋。尽管如此,他的激情并未老去,他在那些为人所熟知的山水意象中,提炼出风骨、神韵、情思、诗意与纯美;这是他拨开人生浅显层面的浮云,对于现象世界的繁复纷纭作深层的洞悉与升华的结果,使他得以站在精神的高地上,建构他纯粹的山水世界。这种建构的样式、笔墨、语言、意味都是耐人寻味的;所以,汪涛的山水画是空灵的、玄远的,也是苍茫的、厚重的。
   审美追求
   对画家来说,他所表现的一切,都不是真实存在。往事如烟,他曾经的故乡山水意象,如今有许多已被改变、被淹没、被冲刷,时间就是一种无情与无常的流动----悠悠的白云、流淌的溪水、飘逝的瀑布,乃至山林的春华秋实、老屋的风霜雨雪等,暗喻着时间的流动与消逝……记忆对画家来说,可能意味着内心的一种回归与感念。我们对汪涛的理解,正是从这角度切入,有了时间不可阻挡的流逝,有了往事如烟的意绪,作品中才能产生遥不可及的玄远与寂寥沉郁的静谧。显而易见的是,汪涛的山水画不是对景写生的产物,也不是对传统山水画的复制与摹仿,它是在审美追求前提下的精神创造,是心灵体验、精神向往创造的情感意象,在这里,审美心灵既不因时间而阻断,更不因空间而分隔,情思灵犀相通,在脱俗的静谧中接通了玄远的彼岸。
表现内在生命
山水与文化、轻灵与厚重、忧郁与愉悦,固然成为汪涛山水画可贵的组成部分,它同时又被统一在美感的整体表达中。这中间似乎超越了绘画的意象,笔墨因此升华为一种音乐性︰纯净的婉转、单纯的联系、平实的形式、简洁的笔墨,这当然是一种技巧,是一种不知不觉的技巧,这种技巧是靠严谨的积累取得的,是一种超越了复杂后的精炼与简洁。当然,由于画家内心的沉静,才能创作出《山谷•人韵系列》这样的文本,才能产生如此宽阔的语境和时空气象。画家在山水画中表现的不是自然的外部现象,而是内在的生命流程,但是这一切都深藏在高大、神秘、静谧、肃穆的山水意象中。显然,面对自然、面对山水、面对现象世界,画家的态度是极其冷静的,这是一种视野、一种气质的表现,同时又是一种看待世界的出发点。在冷静的抒情中,以幻觉式的想象,去建构超越文化环境而横空寂寥的图式----《山谷•人韵系列》等作品都是如此。
       自然真率
     上述作品,无疑是从山水的外在空间走进内在空间,向内追求一种抚慰、和谐、平衡与圆融,也追求一种朴素、平安、真诚与深刻;这些作品,构思多奇巧,笔墨有内蕴,语言有张力,情怀见真诚,既精微又具一种平和意蕴;同时,它又是不可言传与意味深长的。《山谷•人韵系列》作为心灵的表达,浓缩了画家的全部情愫与思考,它的自然从容而真率优雅,意象的简洁单纯,都呈现出超凡出尘的典雅。这是一种不惊人的智慧,一种不修饰的品格,一种不流俗的气质,一种不张扬的淡定……惟其如此,才能在单纯中见丰富,在笔墨间包含历史、记忆、沧桑与无常;因此,汪涛的山水画总是散发出一种冷寂的美、静谧的诗意和挥之不去的山水清音、余韵。汪涛彷佛是一个出世者,只在云端里游走,他精神的飘逸、玄远,成就了他的艺术风格。但是,我们仍然看出,作为一位画家,他似乎不愿意离开脚下这片情感的沃土,因为在这一方水土上,他获得了心灵的某种神秘----智慧的启示;其实,每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都必然是智慧的呈现者与启示者。以《山谷•人韵系列》为代表,汪涛的山水画不仅充满浓厚的江南文化意味,更有对人的精神关怀,并接近他自己的生命本质,在内敛之中展开张力和奇诡的想象,在民谣一样质朴中见出一种明净、清澈的抒情质地,使之浑厚而富于哲思,在山水精神与生命意蕴中造就辽远的境界。汪涛实实在在地把现实上升为艺术,并展现为一个超越时代风尚的心灵风景。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真实艺术的生命---李翔的人物创作 下一篇:百合花萎谢了——深沉的悼念周思聪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