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涛先生艺术简介: 汪涛,1941年出生于安徽桐城,1987年考入中国画研究院写意山水专业研修生,导师李可染、何海霞等。汪氏历任政协安徽省第六至第八届委员,现为安庆书画院中国画创作研究室主任、安庆市中国画研究会会长、漓江写生画院常务院长、安庆市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及北京戴伦文化传播公司艺术总监、教授等。自1974年起,汪涛的作品陆续由不同的出版社出版,他的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和全国优秀作品展、联展,其数十件作品曾获文化部、中国美协等有关部门各种奖项和收藏。汪涛曾多次举办个展,包括1984年至1992年先后由安徽大学、中国画研究院、澳洲大使馆举办「汪涛个人画展」。上世纪九十年代,汪涛开始《外国诗•中国画》的创作活动,创作了澳洲诗、美国诗、日本诗、德国诗的中国画共285幅;1994年应邀出席「南太平洋国际艺术节」,53件《新诗•中国画》作品在惠灵顿展出,全部作品被国家档案馆收藏。他的百多幅作品曾赴欧、美、新西兰及澳洲等国家展出并被收藏。汪涛于1999年开始创作《山谷•人韵系列》作品,2004年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同年和05年入选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并出版三部精装画册。2006年他的《水墨作品》参加亚太地区名家「水墨博览」,并获得金奖。(原2008年 06月 22日 香港商报)
汪涛是一个平静随和的画家,他的天性•赋之中有着挥之不去的抒情气质。随着岁月的渐行渐远,汪涛愈加执着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在自己的山水画中,叩击着神秘之门,追寻着高远与静谧。这一创作取向绝非偶然,他的内敛之形式,笔墨、意象、语言的探索与实践为当下山水画艺术带来独特的样式与境界的水乳相融的文本之美。 在汪涛笔下,山水画的结构不再是笔墨式的松散聚 合,而是意象组接的团块式构成;不再是天真平淡的残山剩水,而是厚重的空间关系……这些无一例外地都体现为一种「沧桑人世,苍茫山野」,这是汪涛作品的空间特色,它们笔墨苍凉、情调浑茫、想象奇异、思维独特、境界高远、气息静谧,画家在作品中运用的意象极其精炼简洁单纯──一堆云、一阵风、一条河、群山、村落,以及一声秋叶的叹息,一天星空月夜的梦想……都被画家赋予常人难以忖度的内蕴与含义,都被他的主观带到「虚静空无」的玄远与禅境。
山水画苍茫厚重
几乎作品中的所有意象,都是被拆解、颠覆、重组与编码后,被上升为一种心灵追忆与精神表现品格的;那山水、白云、瀑布、老树与村落、房屋,都是画家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情景;这里,深深地烙下了画家的深深眷恋。尽管如此,他的激情并未老去,他在那些为人所熟知的山水意象中,提炼出风骨、神韵、情思、诗意与纯美;这是他拨开人生浅显层面的浮云,对于现象世界的繁复纷纭作深层的洞悉与升华的结果,使他得以站在精神的高地上,建构他纯粹的山水世界。这种建构的样式、笔墨、语言、意味都是耐人寻味的;所以,汪涛的山水画是空灵的、玄远的,也是苍茫的、厚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