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一下藏品虽然不断在增值但是却无法变现,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相信很多收藏爱好者都有这样的一个感觉,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藏品不断的增值却没有办法变现,就是目前所说的有价无市,而这种状况也让以前很多想走以藏养藏这种路的人也感觉步履维艰,再也玩不动了,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目前国内的收藏群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中国收藏圈的8000万人口当中,真正能达到以藏养藏的人概率是非常少的,能达到1%的概率就相当不易,大多数人可能将来走的路线会使走以商养藏。
经常听到很多藏友在说以前在市场好的时候,手中囤积了太多的藏品,现在感觉逐步的是深陷泥潭,却动弹不得,找不到出手的方法和途径,与此种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就是目前大拍卖会上各种各样的拍卖信息,拍卖价格不断的被刷新,这些藏品是如何运作的,它又怎么能找到买家运作出去的呢?例如像苏富比,佳士得这样的国际性大的拍卖公司,吸引了国内很多新型的投资为主的收藏家,很多藏友会问为什么在他那里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去买它那里的藏品,而不愿意在我手里去买一个几十万甚至几万元的同样的藏品呢?主要的原因有两方面。
第一个是目前国内的收藏市场相对的混乱,鉴定的权威性受到了质疑,很多藏品没有办法能拿出让人服众的鉴定理由,作为新一波投入收藏艺术品市场的这些投资人原,他对艺术品的收藏不仅仅是喜爱,更重要的是想作为保值储值甚至作为一种投资工具,他如果是在大的国际性的拍卖公司中购买,就等于得到了大型的国际拍卖公司给他做的背书,而且在这里上拍的物品几乎都有收藏过程和拍卖过程的证据链,这样一来可以规避很多法律上的风险,第二为他将来的销售再次上拍会提供很多的便利条件,这一点我们以前说了,如果你在民间买万一这是一个赃物,是盗墓出来的或者是其它的来历不明的,可能你花了钱可能还会摊上官司,而在拍卖会上购买的东西几乎就是我们所说的传承有序。
虽然传承有序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但是在目前的这种投资氛围环境下传承有序来规避自己的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这是非常有效,而且也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方法,对比国外的这些大型的拍卖公司,像佳士得,苏富比这样的大型的拍卖公司,它们的整体竞争实力是非常强的在国内我们所有的拍卖公司的图录最早只能查到26年前,但是在佳士得和苏富比我们可以查到他100年前的拍卖成交纪录,同样一件物品什么时候在它那里购买,什么时候在那里拍卖,每一年代的东西都可以查到记录,而且你只要是从佳士得和苏富比拍卖公司流传出来的物品,到了其它的拍卖公司和其他藏家手里,等于就是有了一个非常可靠的身份证件,这样对它将来的收藏和拍卖都会提供一层保障。
比如我们以前看到过一件2亿7800万元在佳士得拍卖成交的永乐唐卡,其实这个唐卡是第四次在佳士得进行拍卖和成交,它是在19世纪的40年代就辗转流入了西方人的手里面,1977年首次出现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现场,并以7000英镑的价格被一位印度的收藏家拍,走之后这幅唐卡再次于1994年是以100万美元在纽约的佳士得再次上拍,被另外一位收藏家购得,最近的一次拍卖就是2002年在香港佳士得,在这次拍卖会上当时创下了3087万港币的拍卖成交记录,到最后一直拍到2.78个亿,在前不久成交的价格,它的整体的证据链都十分的完整,每一次被谁收藏,什么价格拍卖,每一次大家都看得很清晰,所以这样的物品它将来的升值空间也是无限的增大。
第二个这种大型的拍卖会本身就自带有就非常高名气,就是相当于现在在网络上流行的带货IP,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资讯异常之发达的社会,古玩的投资拍卖对拍品的要求也就是知名度和它的品牌效应,东西的知名度越高也就要求拍卖公司,东西的知名度越高越好这也就要求公开展示藏品以吸引眼球提高它的知名度,以前老话都说物以稀为贵,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却恰恰相反,现在是以物已知为贵,名气越大它的价值也就越高,所以一件艺术品的高价成交是跟收藏品的本身的实际价值,包括它的宣传,市场推广,还有买家的参与等多个环节相互促成的,除去藏品的本身条件过硬,拍卖公司的宣传导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毕竟好的艺术品由于没有好的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极少数被藏家发现直至忽略,那么持有这些艺术品的收藏家想要寻找真正的买家,缺乏的就是媒体宣传。
俗话说黄金有价艺术无价,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如果一件真正好的艺术品有媒体不断地为其报道宣传,让藏家能通过媒体去了解到这样的艺术品,只有借助媒体让行家们关注,才有可能激起这些收藏家愿意购买的这种欲望,对比这样的大的拍卖公司的宣传和推广,国内的拍卖市场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除了我们在藏品的征集,宣传和古董拍卖,包括客户的挖掘方面,另外一个要做成百年以上的企业更需要拍卖公司诚信为本,真心实意地为藏友服务才能在中国的艺术品收藏和市场当中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我们相信这样的时间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