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辉武
深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才能深刻了解他的画面。何立伟的文字成功做到了这一点。他能抛却世俗的成见,将贺龙元的人生遭际与其对艺术赤诚交融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共情,不能不让人动容、慨叹!
其实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并不是贺龙元对艺术的赤诚,而是何立伟面对贺龙元时所展示出的赤诚之心。实话说,作为一名艺术从业者,我见过许多在岳麓山脚附近生存着的一样热爱艺术从事绘画的人,无论是艺术图式,抑或艺术思想,贺龙元并不典型。当然,贺龙元早已声名在外,有“长沙梵高”的美誉。我并不知道将贺龙元与梵高相提并论的出处在哪里?我想至少不是指画面的类同和艺术的成就!或许能拿来相提的也就是“比惨”的人生际遇。
回过头来看,梵高之伟大,并不在于“穷困潦倒”“割耳自杀”的悲惨人生,而是他短暂的人生所爆发出的艺术创造力踩中了时代的节奏:他的艺术语言加入了对“光色原理”的认知和超越,他的艺术思想与当时启蒙运动的核心精神契合,从而被归为“印象派”的延续。
遗憾的是,生于1945年的贺龙元,前半生都只能在漩涡里生活,“上世纪80年代初,他喜欢没事时去烈士公园玩,他说那时候烈士公园好安静,好有野趣,但是湖边上总是有许多人在画画写生。”“于是来了兴致,他也要来学画画。”“他开始买一些美术杂志,看上头的西方油画。”贺龙元的艺术既不可能参与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潮流,也没有加入改革开放开始兴起的“新潮艺术”的行列。
更为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在他“遗世独立”的状态和“汗牛充栋”的作品中发现特别的艺术奇点:他的绘画图式在西方现代艺术图册中随处可见,他的艺术思想却是不可言说。何立伟说:“这个孤独的男人,这个被社会遗忘的男人,在绘画中找到了自己的尊严、生命的价值以及丰沛的情感如何涌出并迸射的途径。”如此看,贺龙元只有梵高作为画家“孤独、被遗忘、以绘画为情感迸射途径”的前半部分,而这也是绝大部分热爱艺术的人们的共性,只有“踩中了时代节奏”的后半部分,才是一个天才区别于普罗大众的核心所在。“不画也过不得”,如果说这就是绘画艺术对于贺龙元的意义,那么在我看来,这和“不喝酒过不得”,“不抽烟过不得”并没有本质差别。
说到这里,我并没有不尊重贺龙元的意图,只是想站在艺术行业的角度略加讨论,我们该弘扬什么样的艺术。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弘扬什么样的艺术和如何弘扬艺术是一回事。前行美术馆即将举办贺龙元的展览,由何立伟担纲策展人。也就是说,无论是整个展览的架构,还是何立伟这篇极精彩评介文章,都预示着这场即将举办的展览拥有专业策展所有的元素和方式。
今年年底,将在湖南美术馆举办由中国美协策展艺委会主办的第三届“策展在中国”学术论坛,策展作为一种艺术史的书写方式,将被着重讨论。贺龙元的作品,在前文我已提出了个人基本判断,而我对这个展览的兴趣在于,通过何立伟以及前期促成“长沙梵高”美名的各位前辈的不懈努力和赤诚奉献,能否对这位藏于市井的画家,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从而构成一个“艺术事件”进入艺术史的视界,或许,这就是我对这个展览的所有期待和价值预设。
清晨读何立伟的这篇《黑屋之光——贺龙元和他的画》,就感觉这对我来说是一篇绝佳的艺术批评文本的范式,以文学的意味引入,轻松的笔调中,不经意抛出何立伟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领悟,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对贺龙元的拔高升华,也能感受到何立伟字里行间依然深藏的那颗赤子初心。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