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艺苑评谈 >
 

《不要丑化中国人的脸》 引起读者和社会强烈关注

时间:2008-06-10 07:32 来源:未知 作者:zgshw 点击:
   本报在3月29日第749期1版上刊登的《不要丑化中国人的脸》一经发表,引起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强烈关注。该文被新华网、艺术中国、中华美术在线、中国经济网、博艺网、雅昌艺术、天涯社区、浙江在线等网站全文转载,“不要丑化中国人的脸”甚至成了不少艺术家和美术爱好者个人博客中的主打话题,网友们踊跃留言纷纷表达对“艺术”丑化中国人形象的反感。
 
       署名为“海上鹭鸶”的网友目前常驻欧洲,曾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学习过绘画,1995年赴东南亚和法国生活工作,她在个人博客里转载了《不要丑化中国人的脸》全文,并在雅昌艺术网博客留言:“说得极是,在西方不断看到这些‘代表中国’的形象和脸孔,美丑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得有起码的自尊,自我妖魔化让海外的中国人也感到很受伤害和愤慨,我常在这里的当代中国艺术展上看到来自各国的华人表示愤慨和不满的留言。”有一位网名为“leoth2002”的网友一口气写了300多个“支持”,并用这些“支持”构图为网络语言中表示赞同关注的“顶”字,来表达自己对《不要丑化中国人的脸》一文的支持和对“丑化中国人的脸”这一现象的强烈抵制。
 
       上海《文汇报》于4月2日发表了相同的主题报道,在11版上刊登了郭庆祥写的题为《某些“当代艺术”是对艺术的恶搞》的文章,对丑化中国人形象的某些当代艺术进行了批判。文章对这些“丑化”作品的评价是:“这样的作品根本不能真正反映中国的社会文化现实状况,也没有任何文化方面的反思意义,而只呈现出一种模式化、片面化、庸俗化的艺术形态,是一种文化无知和思想浅薄的表现。‘丑恶’和‘媚俗’已成为某些中国当代绘画的时尚和潮流,并假扮成一种前卫的姿态,影响着中国当代绘画的主流审美思潮,以所谓‘当代’的名义对艺术进行着恶搞。”文章还指出:“有数据统计,目前五分之四以上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是被海外少数收藏者所购买的,他们成为拥有大量‘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大庄家。海外投机者拉动这些作品的价格,使这些作品在短时期内升值巨大,并将他们的价值标准强加给国内的收藏者。国内的资本不得不被动跟随成为跟风者,最后,真正获益的是少数海外投机者。由于这一收藏链条中,缺少真正终端的专业藏家参与,所以,被恶搞了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根本就没有真正形成国际艺术收藏的板块。”文章还揭露“早在20多年前国内‘85美术新潮’时期,海外某些所谓的艺术品投资者(或叫投机者)已经在一些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的东南亚和我国港台地区,设下了一个文化价值观的圈套。那些被市场所吹捧的‘当代艺术’,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西方的价值观念,之后也在中国当代艺术界产生了一定的‘战略效应’。现在中国‘当代艺术’的这些所谓的现象,过去曾经在前苏联和东欧等地区出现过。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的前苏联也曾经涌现出一批所谓的‘前卫艺术家’,并被西方媒体大肆炒作,他们的作品价格被某些西方炒家一手操纵,一路飙升。然而好景不长,如今,这些‘前卫艺术’作品身价早已一落千丈,无人问津,那些原来被西方捧红了的前苏联艺术家也没人理了。”
 
       此外,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浙江等地的不少读者还通过来电等不同途径表达了自己的赞同观点,他们普遍认为言恭达等委员的提案很好,《美术报》对美术圈这种“丑化中国人的脸”倾向的关注很必要,并对当代美术“丑化”现象滋生的原因阐述了自己的思考。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谁痛谁知道 由展览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书法家的社会责任和艺术品格
   
  特别推荐
吴冠中碰到三类不同收藏家的不同结局
中华英雄文化大讲堂全国巡回宣讲韶山首讲暨寻
明清时期书法鉴藏中的作伪现象
《养猪印谱》郭沫若题签作序诗
《养猪印谱》郭沫若题签作序诗
翰墨春秋“新南风”
关停一门基础课:耶鲁大学艺术系是在“自杀”
总在诗情画意中——欣赏蔡勇工笔画所悟
五代 荆浩《匡庐图》
四君子赋
 
  本月热点
年俗里藏着考古发现
5000多年前玉琮神像一直被模仿
蔡国强:面对艺术史,我正在开启
齐白石的知己:徐悲鸿
史上最能书善画的皇帝是谁?
如何衡量花鸟画的价值?
点评世界五十大博物馆及其镇馆之
三步造就“成人漫画”出版链条
卖的是纸还是艺术?当代中国画坛
书法家的社会责任和艺术品格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